不识歌者苦全文?
应该是《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西北高楼的独特诗病与唐诗的差异在古诗十九首的《西北有高楼》中,尽管与唐宋之后的五言诗有所不同,但其独特的诗病——上尾,是南北朝齐梁时期诗歌风格的一个显著特征。上尾,即五言诗中第五字不得与第十字同声,如"楼"与"齐",在唐代诗人中已鲜见。
首先,两位诗人的作意基本相同。《西北有高楼》中那期望着能建金石之功的汉末文士,面对的却是一个君门深远、宦官挡道的苦闷时代。“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似乎也在表明帝宫的高不可攀,暗示政治理想的难以实现,仕途失意。白居易生活在安史之乱后,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
西北有高楼的诗体是五言古诗。西北有高楼出自《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五首。作者无名氏似是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这失意当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倾诉之时,却幻化成了“高楼”听曲的凄切一幕。原文: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二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西北有高楼》 两汉:佚名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的古诗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出自《西北有高楼》原文: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古诗十九首吧,作者不详。古诗十九首出自于《古诗十九首》,作者无名氏是一位彷徨中的失意人。这是政治上的失意。吴淇称古诗十九首“惟此曲最为悲酸”。全诗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陆侃如思考了一下 ,就答 :“因为「 西北有高楼 。」” 这句 话引用的是古诗十九首的名句 。“ 西北 ”刚好跟“ 东南 ”相对 ,西北 的楼高 ,孔雀飞不过 ,只好改道东南飞了 。4 为什么孔雀向东南飞而不向西北飞 古诗·西北有高楼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的意思是: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向上与浮云齐平。这两句诗是形容楼之高,并且寄托了诗人深深的哀愁和感慨。
北方有高楼诗词?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关于描写大西北的诗句 《西北有高楼》两汉:佚名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 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 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 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高楼,浮云,一重又一重的楼台;楼阁四周华丽精工的曲檐,楼窗上镂刻着错互的棂花,窗内掩映着精美的轻绮帷帘……诗的开始先构成了这样一种景象:一方面是高,极高,极高;一方面是华美,极美,极美;而这一切又位置在与萧瑟秋气相配的西北方。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此诗句形容高楼逾百尺,楼顶可以摘星辰,真是天下最高楼,出自唐代李白《夜宿山寺》。 全诗如下: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乐府诗文集:《西北有高楼》原文译文
【 #能力训练# 导语】传说伯牙善弹琴,子期善听琴,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了。这一“知音难逢”的故事,历代相传。这首诗的主题也是感叹知音难遇。下面是 考 网分享的乐府诗文集:《西北有高楼》原文译文。欢迎阅读参考!
《西北有高楼》
【原文】
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
交疏结绮窗①,阿阁三重阶②。
上有弦歌③声,音响一何悲!
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④。
清商⑤随风发,中曲正徘徊⑥。
一弹再三叹⑦,慷慨有余哀⑧。
不惜歌者苦⑨,但伤知音⑩稀。
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注释】
①交疏:一横一直的窗格子,指窗的制造的精致。结绮:张挂着绮制的帘幕,指窗的装饰的华美。结,张挂。绮,有花纹的丝织品。②阿阁:阁有四阿,叫做“阿阁”,指屋极四面有曲檐,是古代最考究的宫殿式的建筑。三重阶:指台。楼在台上。③弦歌:就是弹唱。④杞(qǐ)梁妻:齐国杞梁的妻子。杞梁战死,其妻孤苦无依,枕尸痛哭,其遭遇极人世之至悲。⑤清商:乐曲名。⑥徘徊:来往行走,不能前进的样子。这里借以形容曲调的往复萦回。⑦一弹:指奏完一曲弦歌。再三叹:指歌词里复沓的曲句和乐调的泛声,就是上句所说的“徘徊”。⑧余哀:指作者悲哀的情绪,对别人的感染,不随乐曲的终止而终止。⑨苦:指曲调的哀怨缠绵,也借以渲染歌者的内心忧伤。⑩知音:指不仅精通音律,而是通过音律能够进一步体会到音乐的内在含义,奏乐者的心情。这种情感生活在共同时代环境里的人应该能够体会得到,而知音难遇,所以说“但伤”。双鸿鹄:指听歌者和歌者。
【译文】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楼矗立眼前,堂皇高耸恰似与浮云齐高。
高楼镂着花纹的木条,交错成绮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翘的阁檐,阶梯有层叠三重。
楼上飘下了弦歌之声,那音响是何其的悲哀!
谁能弹此曲,是那悲夫为齐君战死,悲恸之声竟使杞之都城为之倾颓的女子。
商声清切而悲伤,随风飘飘多凄凉!这悲弦奏到“中曲”,便渐渐舒徐迟荡回旋。
那琴韵和“叹”息声中,抚琴堕泪的佳人慷慨哀痛的声息不已。
不叹惜铮铮琴声倾诉声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对那知音人儿的深情呼唤。
愿我们化作心心相印的鸿鹄,从此结伴高飞,去遨游那无限广阔的蓝天白云!
【赏析】
传说伯牙善弹琴,子期善听琴,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弹琴,因为再没有知音的人了。这一“知音难逢”的故事,历代相传。这首诗的主题也是感叹知音难遇。作者先描写高楼的华美壮观,衬托歌者身份的高雅,然后才着意写歌声的哀怨感人,激越悲凉,最后抒发知音难逢的感叹,表示听者对歌者寄予深切的理解和同情。诗人从一曲琴声的描写中,展示了听者的内心活动。他写高楼景色及引用杞梁妻的故事作比喻,从听者对琴声的主观感受的层层刻画,使听音人与弹琴人在乐曲声中成为知音,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这样一来,整首诗所抒写的情景,都处于感情不断发展的激荡之中,最后达到了高潮,引入了比翼奋翅高飞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