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9
(14分)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城上高楼接大荒, 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 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 江流曲似九回肠。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诗文解释】从城上高楼远眺空旷的荒野,如茫茫海天般的愁思涌了出来。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种柳戏题》 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 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 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 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
而“共来”一句,既与首句中的“大荒”照应,又统摄题中的“柳州”与“漳、汀、封、连四州”。一同被贬谪于大荒之地,已经够痛心了,还彼此隔离,连音书都无法送到。余韵袅袅,余味无穷,而题中的“寄”字之神,也于此曲曲传出。可见诗人用笔之妙。
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原文注释翻译与赏析
原文:《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唐代〕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译文 登上高楼,极目所见的是一派荒凉冷清的茫茫沙野,如海似天的愁绪油然生起。
于是心驰远方,目光也随之移向漳、汀、封、连四州。“岭树”、“江流”两句,同写遥望,却一仰一俯,视野各异。仰观则重岭密林,遮断千里之目; 俯察则江流曲折,有似九回之肠。景中寓情,愁思无限。从字面上看,以“江流曲似九回肠”对“岭树重遮千里目”,铢两悉称,属于 “工对”的范围。
柳宗元的《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A.作于柳州 B.表达了登临的游兴 C.表达了对朋友的勉励 D.表达了贬谪柳宗的伤痛 正确答案:AD
阆中的名山秀水,历代旅阆的文人雅士多吟咏,唐代大诗人杜甫,尤其写出了阆山阆水的风骨神韵。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于唐宪宗元和十年创作并寄与际遇相同的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的一首七律。此诗寄赠四位共患难而天各一方的朋友,抒写思念朋友而难以见面之意,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却有无法自抑的相思之苦。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唐代 ·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原文及赏析
这首诗就是这一年的夏天,柳宗元到达柳州后寄赠四州刺史的作品,“漳汀封连四州”,实际上是指该四州的刺史韩泰等人。“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城上高楼”指柳州城楼。照例一州之长登上城楼,又是新任,虽说柳州不是个好地方,心情总也该是过得去的。
“永贞革新”失败后,柳宗元、刘禹锡等八名革新志士都被贬为远州司马。时过十年,柳、刘及韩泰、韩晔、陈谏等五名幸存者才得以奉诏进京。但随即又分别被贬往更荒远的柳州、连州、漳州、汀州、封州任刺史。这首诗便是柳宗元于元和十年(815)初抵柳州(今广西境内)时为寄赠心心相印的难友而作。
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柳宗元改谪柳州刺史。十年前与他一同参与“永贞革新”的友人韩泰、韩晔、陈谏、刘禹锡也分别出任漳州、汀州、封州、连州刺史。多年的贬谪生活使柳宗元倍感仕途险恶、人生艰难。元和十年诗人到达柳州以后,登楼之际,面对满目异乡风物,不禁百感交集,写成了这首诗。
【诗句】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出处】唐·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意思】同贬边远蛮荒,怎堪音书隔绝,人各一方。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扶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柳宗元在柳州的诗词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原文及翻译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系列:唐诗三百首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为了维持生计,余阙不得不中断学业,在青阳山设立私塾,教乡里子弟维持生计。至今,在庐州一带,还流传着余阙“授徒养母”的故事。
而更多地体现风情的《清明上河图》尽管也用了界画的手法,但它的风俗画的特征,却一直受到欢迎, 四是《清明上河图》失而复得的传奇经历。
此语盖用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惊风乱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诗意,但换“惊风”为“斜风”,以示其谗毁之邪恶;改“密雨”为“细雨”,以示其谗毁之琐屑;又益以“轻寒”一事,以示其谗毁之虚弱。这样一来,使其更具有表达力。 辛弃疾的这首词,其句子隐括了不少前人的诗文。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柳宗元)原文及翻译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系列:唐诗三百首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越纹身地,犹是音书滞一乡。 注解 1、大荒:旷远的广野。 2、惊风:狂风。 3、:吹动。 4、芙蓉:指荷花。 5、薜荔:一种蔓生植物,也称木莲。 6、百越:即百粤,指当时五岭以南各少数民族地区。 7、纹身:古代南方少数民族有在身上刺花纹的风俗。 译文 柳州城上的高楼,接连着旷野荒原; 我们愁绪象茫茫的海天,无限宽广。 狂风阵阵,猛烈吹乱了水上的芙蓉; 暴雨倾盆,斜打着爬满薜荔的土墙。 岭上树木重重,遮住了远望的视线; 柳江弯弯曲曲,像百结九转的愁肠。 咱五人同时遭贬,到百越纹身之地; 而今依然音书不通,各自滞留一方。 赏析 柳宗元与韩泰、韩晔、陈谦、刘禹锡都因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永贞革新运动而遭贬。后来五人都被召回,大臣中虽有人主张起用他们,终因有人梗阻,再度贬为边州刺史。这首诗就是这时写的。他们的际遇相同,休戚相关,因而诗中表现出一种真挚的友谊,虽天各一方,而相思之苦,无法自抑。诗的首联先写柳州,再总写四人分处之地都是边荒。颔联写夏日柳州景物,写景,报告当地气候。颈联写远景,写相望之勤,相思之苦,融情入景。尾联写五人遭际,天各一方,音书久滞。 这首抒情诗,赋中有比,像中含兴,情景交融,楚楚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