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讲解、赏析
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作者】唐·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郎君未可前,等我整容仪。开春初无欢,秋冬更增凄。共戏炎暑月,还觉两情谐。春别犹春恋,夏还情更久。罗帐为谁褰,双枕何时有?叠扇放床上,企想远风来。轻袖拂华妆,窈窕登高台。含桃已中食,郎赠合欢扇。深感同心意,兰室期相见。田蚕事已毕,思妇犹苦身。当暑理絺服,持寄与行人。
《子夜四时歌》为南朝乐府民歌,收录在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中,属“清商曲辞·吴声歌曲”,相传是晋代一名叫子夜的女子创制,多写哀怨或眷恋之情。
荷花的十大最美雅称。 菡萏 “小荷才露尖尖角”,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即花苞。《说文解字》云:“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
"子夜吴歌"和"夏歌"是两首不同的古诗。 "子夜吴歌"写于唐朝,描述的是当时吴地人在夜晚唱歌、娱乐,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子夜四时歌·夏歌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
作者表达了:既然是“归向越王家”,勾践同样也能留下这个美人,但他在“报吴”、“复仇”的目标下克制住了;而西施的入吴,却成为亡吴的原因之一。原文: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子夜吴歌"和"夏歌"是两首不同的古诗。 "子夜吴歌"写于唐朝,描述的是当时吴地人在夜晚唱歌、娱乐,表达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歌曲鉴赏:电视剧《三国演义》(1995年版)插曲,出现在第43集刘备与孙尚香的婚礼上。歌曲柔弱动听,耐人寻味,具有浓厚的吴地风格采用吴侬软语演唱,成为一首经典的歌曲。歌词分别摘自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春歌第十首,夏歌第八首,秋歌第十五首和冬歌第一首。
月下独酌其三和其四注释如下: 其三注释: “三月”二句:一作“好鸟吟清风,落花散如锦”;一作“园鸟语成歌,庭花笑如锦”。咸阳城:此指长安城。
孕31周,听别人说煲些莲蓬黑豆猪肚吃对BB有好处?有什么好处呢?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来自哪首古诗
“江南莲花开,红花覆碧水”来自梁武帝萧衍组诗作品《子夜四时歌.夏歌四首》释义:江南的荷花盛开,红色的莲花覆盖住了碧绿的水面。原文 夏歌四首 1.江南莲花开,红光覆碧水。色同心复同,藕异心无异。2.闺中花如绣,帘上露如珠。欲知有所思,停织复踟躇。3.玉盘着朱李,金杯盛白酒。
五言诗 子夜四时歌 春歌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子夜四时歌 夏歌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子夜四时歌 秋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子夜四时歌 冬歌明朝驿使发一夜絮征袍素手抽针冷那堪。
子夜吴歌·春歌 秦地罗敷女,采桑绿水边。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鲜。蚕饥妾欲去,五马莫留连。李白《子夜四时歌·夏歌》诗意图 子夜吴歌·夏歌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子夜吴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草书歌行 关山月 白马篇 侠客行 秋浦歌十七首 行路难 春夜洛城闻笛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行路难 其二 子夜四时歌:夏歌 古朗月行 古风其二十四 月下独酌其一 古风 其十九 江上吟 登高丘而望远 秋风清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李白《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讲解
大家好,今天要给大家讲解的是《子夜四时歌四首·夏歌》;
【作者】唐·李白
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
这是一首五言古诗,写的是夏景,西施采莲的故事,其中【镜湖】在浙江绍兴东南部,【菡萏】是荷花的别称,古人称未开的荷花为【菡萏】,也就是花苞的意思,【若耶】指的是若耶溪,这首诗的大概意思是说,镜湖之大有三百余里,到处都开满了欲放的荷花,西施五月曾在这里采莲,引得来观看的人挤满了若耶溪,西施回家不到一个月,便被选进了宫中;
这篇《夏歌》以写景起端,【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广阔三百里的镜湖,在含着花苞的荷花吐发的时候,西施泛舟出现了,成为采莲人,但是她的艳丽和美名引起了轰动;
所以接下来诗人写道,【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人人争餐秀色,使宽阔的若耶溪变得狭隘了,其中,这个【隘】字非常传神,把那种人潮汹涌的热闹场面,呈现在了读者的眼前;
接下来诗的最后两句,【回舟不待月,归去越王家】,较之王维的那两句,【朝为越溪女,暮作吴宫妃】语异而意同,王维的诗多了一重曲折,略去了勾践君臣,实施美人计的过程,李白的诗则实施了【截割】,割去了选作吴宫妃子的结果,同样表现了【艳色天下重】的意义,这种截割,多了一些含蓄和暗示,既然是【归向越王家】,勾践同样也能留下这个美人,但他在【报吴】和【复仇】的目标下克制住了,而西施的入吴,却成为了亡吴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