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是谁写的,求全文及赏析,谢谢!
译文:山东地区的义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最初约会各路诸侯歃血为盟,一起讨伐逆贼董卓;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各怀鬼胎,谁也不肯率先前进;权力、利益引起了盟军内部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意思是: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出自曹操《蒿里行》诗。《蒿里行》两汉.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的意思为:描述的是一种荒凉、凄惨的景象。其中,“千里无鸡鸣”表达的是极度的荒凉和寂静,连鸡鸣声都没有,暗示广大地域的人口稀少和萧条。“生民百遗一”则是指经过某种灾难或战乱后,原本的人口大量减少,只剩下极少数人。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蒿里行》是汉乐府旧题,为古代的挽歌,汉乐府古辞尚存,见于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中的《相和歌辞·相和曲》。曹操的《蒿里行》是借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的“诗史”。
【出处】《蒿里行》——两汉:曹操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译文】累累白骨曝露于荒野之地无人收埋,方圆千里都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有一人能活,想到这里不免让人肝肠寸断。
曹操的诗句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求解释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句诗的意思是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生民:百姓。遗:剩下。
《蒿里行》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名,是当时人们送葬时所唱的挽歌。
这个问题令曹操尴尬——我也不想啊! 据考究,曹操有史可查的屠城记录就有七次之多,涉及人口愈百万之众,按咱现代话说,曹操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刽子手!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是王翰所写,出自其《挽诗》。以下是全文及赏析:《挽诗》全文 生民百遗一,念之如断肠。世界纷扰尽,悲鸿思故乡。战乱何时定,哀鸿遍野伤。旌旗掩白日,血染山河长。
念之断人肠的前一句是生民百遗一。“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这里的“生民”指的是百姓,“遗一”则表示只剩下了一个。
势利使人争是曹操的哪首诗?
出自东汉曹操的《蒿里行》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生民百遗一”的下一句是:“念之断人肠”,诗句出自两汉曹操所著的《蒿里行》“生民百遗一”全诗 《蒿里行》两汉 曹操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饥饿而死的尸骨没有人掩埋,走一千里路听不见鸡鸣,一百多人的村庄只剩下一人。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句深情感人的诗句出自东汉末年的曹操之手,具体收录在他著名的《蒿里行》中。这首诗以历史事件为背景,描绘了那个动荡时期的社会现实。诗中,曹操描述了关东义士联合讨伐董卓的场景,但军心不一,矛盾重重,权力与利益的争夺导致了内部的自相残杀。
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
曹操的诗句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求解释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这句诗的意思是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生民:百姓。遗:剩下。
该句出自两汉曹操所作的《蒿里行》,此诗是借乐府旧题写时事,内容记述了汉末军阀混战的现实,真实、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的苦难,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批判,对因战乱而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苦难人民表示了极大的悲愤和同情,对造成人民疾苦的首恶元凶给予了无情的揭露和鞭挞。
全诗原文如下:
关东有义士,兴兵讨群凶。初期会盟津,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踌躇而雁行。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白话文释义:关东的仗义之士都起兵讨伐那些凶残的人。最初约会各路将领订盟,同心讨伐长安董卓。讨伐董卓的各路军队汇合以后,因为各有自己的打算,力不齐一,互相观望,谁也不肯率先前进。势利二字引起了诸路军的争夺,随后各路军队之间就自相残杀起来。
袁绍的堂弟袁术在淮南称帝号,袁绍谋立傀儡皇帝在北方刻了皇帝印玺。由于战争连续不断,士兵长期脱不下战衣,铠甲上生满了虮虱,众多的百姓也因连年战乱而死亡。尸骨曝于野地无人收埋,千里没有人烟,听不到鸡鸣。一百个老百姓当中只不过剩下一个还活着,想到这里令人极度哀伤。
扩展资料
作者简介: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创作背景:公元189年(东汉中平六年),曹操独自引领三千人马在荥阳迎战了董卓部将徐荣,战败。不久,讨伐董卓的联军由于各自的争势夺利,四分五裂,互相残杀起来,其中主要的就有袁绍、韩馥、公孙瓒等部,从此开始了汉末的军阀混战。此诗即是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反映。
此诗前十句勾勒了这样的历史画卷:关东各郡的将领,公推势大兵强的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准备兴兵讨伐焚宫、毁庙、挟持献帝、迁都长安、荒淫兀耻、祸国殃民的董卓。当时各郡虽然大军云集,但却互相观望,裹足不前,甚至各怀鬼胎,为了争夺霸权,图谋私利,竟至互相残杀起来。
连年的征战,使得将士长期不得解甲,身上长满了虮子、虱子,而无辜的百姓却受兵燹之害而大批死亡,满山遍野堆满了白骨,千里之地寂无人烟,连鸡鸣之声也听不到了,正是满目疮痍,一片荒凉凄惨的景象,令人目不忍睹。
最后诗人感叹道:在战乱中幸存的人百不馀一,自己想到这些惨痛的事实,简直肝肠欲裂,悲痛万分。诗人的感情达到高潮,全诗便在悲怆愤懑的情调中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