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BBC纪录片《56up》/ 人生七年
如果让一个年纪稍大的人来看这部纪录片,看到这部分的东西可能会多一些。作为一个马上要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这样的纪录片似乎在告诉我:个人的局限性,阶层的固化,人的成功和你的家庭、环境、意识都是息息相关的。
英国的有一档纪录片叫《人生七年》,导演挑选了十四个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七岁小孩子,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来自农民家庭,有的是工人家庭,有的是上流精英阶层。从七岁、十四岁、二十一岁一直到六十三岁,对他们进行每隔七年的一个采访,来讨论他们当下的现状,感受或者是想法,以及对未来的规划。
通过记录14个孩子的人生轨迹 呈现了英国社会半个世纪的历史变迁 在这些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中 他们有的家境优渥,有的出身贫寒 从1965年开始,7岁,14岁。
您好,您提供的信息比较模糊,我需要更多的信息才能帮到您。您是想了解存档中国论坛里的哪个资源?您所说的“全季”是指什么?如果能提供更多详细信息,我会尽力为您提供帮助。
如何评价BBC纪录片《56up》/ 人生七年
只有很少一部分不忘初心的强者才能逆袭,从而彻底改变命运。不过,什么事情都有例外。每个人或许生下来的时候不公平,或许享有的资源不公平,但每个人在做自己的人生选择和努力的时候是公平的,因为只有也只能是你自己才能选择你要的东西,只有也只能是你自己才能为了你想要的去努力。
《人生七年》是由年轻的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与保罗·阿尔蒙执导,从1964年到2019年,耗时56年,每隔7年更新一集。它真实记录了14位孩子,从7岁到63岁的人生。导演在拍摄这部纪录片的初衷是为了抨击英国社会阶层固化,但我们却从这部纪录片中看到了很多除阶级以外的东西。
1888-1965年在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地发生的十件疑案的总称这10件案件在当时都具有一定影响,并以“十大疑案”之名闻名于世。
不得不说,只要用心必然会有好作品诞生。最近一部纪录片引起了我们的深思。BBC纪录片《人生七年》,从1964年开始跟拍14个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从他们的7岁拍到56岁。半个世纪的追踪,残酷揭示了阶层壁垒的真实存在。
过去的一周,一直到2月22日晚,断断续续地,我和孩子爹一起看完了纪录片《人生七年 UP SERIES》。 看这部纪录片的初衷,是为了教育孩子而做的。孩子没有什么兴趣,我俩却很高兴地看了。 这部纪录片,从14个孩子的7岁时拍起,每七年一次。目前为止,已经拍到了他们2012年也就是56岁。时间跨度大,人生轨迹清楚。
在爱奇艺上可以看到人生七年纪录片。这部纪录片由朱利安·法里诺 Julian Farino执导,以来自英国各地、背景各不相同的儿童为主角。七年后,同一个制作团队在这些孩子年满 14 岁时回到他们身边,看看他们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现在,在2014年,当他们接近他们21岁生日的里程碑时,我们再次赶上他们。
为什么,总想有天会出人头地,到现在还是在打工?
英国BBC纪录片《人生七年》,耗时五十年,记录了出生于精英、中产和草根阶层的不同孩子未来的生活,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 穷人的孩子大部分依然穷苦。
从他们7岁的时候开始,此后,每隔七年再重新找到他们,进行采访、拍摄,与这14个人畅谈他们的生活、谈他们对学习、成长、事业、家庭的看法以及他们的梦想。
该纪录片是英国著名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拍摄的系列纪录片。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导演每隔七年采访记录一次片中人物的经历和变化。采访对象来自英国社会的不同阶层、不同家庭;分别记录了他们7岁、14岁、21岁、28岁、42岁、49岁、56岁的生命轨迹。
BBC历时49年的系列纪录片《人生七年》(7 UP)展示了狂傲少年托尼的成长历程,这是一部记录14个孩子人生轨迹的视觉史诗。从7岁到56岁,托尼的生活轨迹从伦敦贫民区的顽皮少年,到成为出租车司机、临时演员,甚至有过赛马骑师的梦想。
睡不着,想孩子,感觉还有好多话没说完。家庭教育这个话题越来越被大家重视,真好!这些年,我就总是自己独自叨叨,怎么好多人不明白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呢?
人的命运是不是生下来就注定了?
你可以去看一部名字叫做《人生七年》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老师其实是让我们当作微观史学的一个补充而看的,不谈微观史学的学术背景这些,就想简单从历史/真实/目的的角度来分析一下这部片子,这里面其实有许多可以思考的地方1964年,格拉那达电视公司拍摄了一群七岁的英国小孩,并且打算每隔七年拍摄一次,每次拍摄持续七天,从7up。
22岁,入读大一,觉得比同龄人落后很多,又开始充满了自卑感。
据外媒报道,《人生七年》系列纪录片导演迈克尔·艾普特于1月7日去世,享年79岁。除了备受影迷好评的《人生七年》,迈克尔·艾普特执导的作品还包括《007之黑日危机》《纳尼亚传奇3》等。
纪录片《人生七年》给你什么人生启示?
英国导演迈克尔·艾普特拍了一部很牛的 BBC 纪录片《人生七年》(《56UP》),导演选择了 14 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岁一直到 56 岁。很多文章解读说这就像之前天涯很火的那篇《寒门难再出贵子》,暴露了人生的残酷。
然而,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这里换个角度另类解读这部每 7 年就火一次的纪录片——《人生七年》告诉我们的 5 条人生法则。
Life goes on.
无论发生什么,生活都会继续。
在纪录片的56年中,我们可以看到参与拍摄的人们经历死亡、离婚、突发的职场挫折等等,也见证了他们走出逆境。
有多少次,这些人认为他们人生中的挫折似乎意味着自己的生活完蛋了,然而并没有。人们在战胜困难或经受磨难后,会逐渐回归到最基本平常的幸福。
幸福的秘诀就是培养这样的人生态度:欣赏生命中美好的事情、培养宽容和富有同情心的素质。
Count your blessings.
要记得时常感恩。
纪录片中遇到麻烦最多、同时也最引人注目的角色,往往也是那些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最懂得感恩的人。
比如说,影片中的尼尔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很长时间都流浪在外、犹豫在自杀的边缘。但尼尔带给观众的,还有很多优雅的镜头:回想起和朋友们的长途漫步、促膝而谈,他感到很满足。
正是这种感恩的意识,促进了尼尔的恢复和自愈。对生活毫无感恩的人其实是欺骗了自己的生活,而对生活充满感恩的人、他们的生活体验真的与众不同。
Relationships matter—a lot.
人际关系很重要。
导演迈克尔·艾普特说,“56岁的时候,那些为家庭尽心尽力的人,都得到了很大的回报。”
《人生七年》曾多次证实了友情、亲情、社会关系对于一个人成功和拥有幸福生活的重要影响。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爱给他们人生带来的意义、是其他任何活动都无法得到的。
Money also matters—but only up to a point.
钱很重要,但只是在某种层面上重要。
纪录片的初衷是想验证英国社会阶级对人生幸福和机遇的影响。事实上,它的确验证了金钱的重要性。但它也表明,一旦我们能够满足食物、住所、基本的舒适感,幸福的源泉更多来自于人生意义、人际关系,而非金钱。
Don’t compare yourself to others.
不要老拿自己和别人做对比。
纪录片中我们可以发现,不平衡感会使我们感到不幸福,然而结果表明不幸福感并不是因为钱的多少,而是对比本身给我们带来的伤害。
在与别人的对比中,我们伤害了自己。但我们却仿佛停不下来。要记住,你的人生过得怎样与别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