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之事原文及翻译
齐桓公之事原文及翻译如下: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齐宣王问齐恒晋文之事,可能是因为他想了解齐恒晋文是否对齐国政治、经济、文化有所贡献。
原文: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一句一译如下: 齐桓晋文原文: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
齐宣王问道:“商汤流放夏桀,武王讨伐商纣,有这些事吗”孟子回答道“文献上有这样的记载 齐宣王问曰:“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此句选自战国时期·孟子所著的《孟子.梁惠王下》中的《文王之囿》原文:文王之囿 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
高中齐桓晋文之事原文及翻译
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吝啬钱财而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
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译文:齐宣王问孟子道:“商汤原来向夏朝称臣,却用武力赶走夏桀;周武王本也是商朝的诸侯,却带头起兵攻打纣王。
这段对话有上下文,表现手法是典型的逻辑演绎,体现了孟子反对“君权神授”的民本思想。孟子问齐宣王,朋友没有道义(冻馁其妻子),应该如何?
(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用这样的做法,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找鱼一样。 齐宣王说:真的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
原文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
原文: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文言文《孟子 梁惠王下》从“齐宣王问曰”到“民以为大,不亦宜乎”的
出自《孟子 梁惠王下》 齐宣王问曰:“方七十里,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若是其大乎?”曰:“民犹以为小也。”曰:“寡人之囿方四十里,民犹以为大,何也?”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刍荛者往焉,雉兔者往焉,与民同之。民以为小,不亦宜乎?
原文:《齐桓晋文之事?【作者】孟子及弟子 【朝代】先秦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齐桓晋文之事如下: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曰:“何由知吾可也?
闻诛一夫纣原文以及注释如下:原文:齐宣王问曰:“汤放桀,武王伐纣,有诸?”孟子对曰:“于传有之。”曰:“臣弑其君,可乎?”曰:“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注释:汤放桀:商汤王打败了夏桀王,夏桀王被放逐而死去。
一口气读完《孟子》1
关于孟子
孟子,姬姓,孟氏,名轲,战国时邹国人。具体生卒年不详,说辞有两种(前372年-前289年,或前385年—前304年)。
孟子早年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有争议),继承了孔子儒学发展,曾自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其父早亡,友其母亲抚养长大。
孟母特别注意家庭教育,为了为孟子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曾三次搬家;为了激励么你,曾剪短正在织的布。这边是“孟母三迁”和“子不学,断机杼”的故事由来。
中年时期,孟子为推广儒学,开始云游各国,游说诸侯长达20年,他和孔子遭遇一样,处处碰壁。
曾先后游历过齐、宋、滕、魏、鲁、薛等诸国,可是总是未能推行其“仁政”的理念,不过,孟子及其门人弟子将在各国的言行记录下来,成为了《孟子》一书的素材。
孟子晚年对于游说诸侯,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已是不抱希望,转而归隐乡里,专心著书立说,开课教学,将“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自己的人生乐趣。
本书作者是谁历代以来,争论不休。较为流行的说法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共同著作。
此书在唐朝以前不受重视,仅作为儒家一般典籍。直到唐朝,韩愈提出“道统说”,公开尊称孟子为孔子的继承人,本书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到了两宋时期,本书更是备受推崇,在王安石等变法派的支持下,本书首次被列入科举,孟子本人被封为邹国公,并被批准配享孔庙,后来更是成为“四书”之一,不过孟子本人被称为“亚圣”却是在元文宗时期。
全书分为七篇十四卷,每篇上下两卷,篇章划分多以当事人或核心思想来划分。全文多以叙述为主要文体,善于讲故事,举例论证是孟子的一大特色,而非是单纯如《论语》般的理论说教。
本书主要思想包括政治(民本、仁政和王道的三位一体)、哲学(性善论为基础)、天命观(天人合一)、道德教育等。
1.先义后利
梁惠王(一下简称“老梁”)问孟子能给自己的国家带来什么利益吗?孟子说了一顿“仁义”,说如果大家都只讲利益的话,众人之间不相互杀戮就绝不会罢休,所以应该要“先义后利”。
固执如孟子怪不得不受待见,在那个乱世之中,各诸侯都喜欢张仪苏秦这样的能够富国强兵、开疆扩土的人,像孟子这种讲仁义为先的人当然不会受到待见。
孟子的话或许有理,只是选错了对象。就像一个商人问我怎样获取利润,我告诉他要要先讲仁义,再讲利益,他一定会温柔地说一句: 滚蛋!
2.与民同乐
老梁站在池塘边,看到鸿雁麋鹿等一番温馨快乐的场景,可能是为了显示自己治理有方,便问孟子:你也享受这种快乐吗?
孟子先是夸了老梁一下,说到:只有贤德的人才能享受快乐,不贤德人有快乐就无法享受。接着便继续讲到,说文王建造都是靠民力建造灵台灵沼泽,但是百姓却乐于其中,很愿意出力。
这是因为,古代贤者能够做到百姓丰衣足食,四海升平,和人民同乐,所以能享受到真正的快乐。同时还列举了夏桀的事例,说他残暴不仁,人民宁愿与他同归于尽,其目的就是劝诫老梁要做到“与民同乐”。
这节故事其实已经隐含孟子的“民本”思想,就是不但自己能享乐,更能让人民一同享乐,那才是一番盛世和谐。
3 、仁政王道
老梁向孟子问到:我为国家操碎了心,比邻国君王尽心尽力的多,可是我国的人数(泛指国力)为啥不比邻国增加多少呢?
孟子便举了个“栗子”,便是那个“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然后说到正题。是因为老梁没有做到真正的“王道”才会如此,接着便解释说明了“王道”。
何谓“王道”,等同“仁政”,就是能够称王统领天下的方法。具体包括:谷物不违农时、材木斧斤以时、养生丧死无憾、大宅树之以桑、牲畜畜养其时、田地勿夺其时、重视教育推行孝悌,这样一来,人民丰衣足食,自然都回来归从。
所以,治理国家要从根本体制入手,而非表面的一个人尽心尽力。
孟子这节内容,又被称为“寡人之于国也”,值得反复朗读甚至背诵。其思路之清远胜先贤,尤其是孟子从政治体制入手,而非靠统治者的道德修养入手,颇有现代文明改革的意味。
颇为讽刺的是许多政治体制的问题造就的黎民苦难,却被众多人忽视,以至于“颁白者常负戴于道路矣”。
4 、率兽食人,其罪大也。
老梁或许被孟子的才情感到了,表示愿意接受孟子的教诲。
于是孟子就讲到现在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里面虽然有肥肉肥马,但是人民饿死事件却时有发生。并提到始作俑者尚且无后,那么这些让人民饿死的官员又该当何罪?
这里,孟子触及到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财富分配两极化的问题,正如杜甫说的那般“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5 、仁者无敌
老梁说到自己的伤心往事,说到:魏国本来是很强的,可是到了我这,被齐国、秦国、楚国挨个教训羞辱了一顿,死人的死人,割地的割地,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一定要一雪前耻,该咋办?
孟子便劝诫他重视“仁政”,假如做到轻徭薄赋、减免刑罚、重视农产、重视年轻人的学习、提倡孝悌忠义的道理,即便最后大家拿着木棍也能战胜外敌。
嗯,乍一看孟子说的好有道理啊!其实孟子想象的过于理想化了,因为仁政能实现“兴国”却不会“强兵”,后来商鞅变法,靠法学思想振兴秦国军力便是铁证。
孟子一门心思想推行“仁政”,却不知其仅适用于和平年间,在诸侯混战的时期,军事力量才是诸侯首先考虑的。
6 、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老梁问如何能够一统天下,孟子便说道,不喜欢杀人的君王就能一统天下。因为现在的各诸喜欢杀人的太多了,老百姓都渴求不嗜杀的仁德君王出现,只有出现,天下百姓都会顺从响应,就想枯槁的禾苗乞求雨水那样。
这里孟子看到了平定天下的关键,就是获取民心,只要民心所向,天下一统指日可待。
7 、保民而王
这次是齐宣王(以下简称“老齐”)问孟子,希望孟子讲一下齐桓公和晋文公的事情来激励自己。孟子没有讲,并且说孔门弟子都不说这些霸主的事迹,自己也不知道,继而话题一转讲到了用仁德一统天下的道理。
首先,孟子说齐宣王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他讲述了齐宣王用羊来代替牛去祭祀的事情来说明齐宣王有仁德之心。
接着,孟子又举例指出了齐宣王能够实行王道而没有去这么做的关键,并且指出了能做和不能做的形式区别。
孟子看到老齐不置可否,于是反问道老齐的想法难道是征战四方吗?老齐默认了,孟子便指出这种想法就想缘木求鱼一样,根本实现不了。最后又回归到仁政方面,劝诫老齐。老齐虽然不太感冒,但还是彬彬有礼请教孟子,希望能帮自己实现心中大志。可是孟子又回到认证方面,讲述了仁政的具体措施。
这一节,内容甚多,且颇有些前言不搭后语的感觉,孟子自始至终都在引导老齐实行仁政,老齐一直想做的就是征讨四方,这样难怪最终孟子不得重用。
1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这天老齐和孟子讨论音乐的话题。
这节内容几乎是之前的“与民同乐”的翻版,就是劝诫齐宣王既然喜欢音乐,不如让更多的人欣赏到音乐,依然是推己及人的认证理念。
2 、与众人同猎
这天老齐说到周文王的园林纵横七十里,老百姓还认为太小;自己的才四十里,来百姓居然认为太大,却是为何?
孟子解释道,因为周文王建造园林作为大众狩猎之所,所有人都能去。而老齐的园林却不对平民开放,如果平民擅猎麋鹿,会被判处死刑,所以大家很反感,认为占地太大。
这节主要反映的依然是“与民同乐”的仁政思想。
3 、一怒而安天下之民
这天老齐问到了同邻国交往的原则
孟子说到,仁爱的人乐于听从天命,所以能够以大国身份来侍奉小国,最终能安定天下;聪明的人畏惧天命,所以能够以小国身份来侍奉大国,最终能保护自己国家。最终劝诫老齐依照后者,先保护自己的国家。
老齐很是赞同,但是想到自己喜欢勇武的毛病,担心会受到此影响。
孟子接着依靠文王、武王勇武而安天下的事件来劝诫老齐,勇武没有关系,只要不逞匹夫之勇,而是为了安定天下而勇武,完全没有关系。
这里我甚是赞同,好勇不是毛病,只要不要妄动无名,时刻想着以安定天下为目标,好用动怒未尝不可。
4 、体恤民情
老齐这天问孟子关于与民同乐的问题
孟子劝诫老齐要体恤民情,快乐和忧愁时候想想百姓是否快乐或忧愁,并举齐景公问晏子出游的例子来证明。
从前齐景公向晏子问到如何能像古代贤者一样去出游呢,晏子先称赞了一番,说明了其出游的意义。然后,说了具体出游的方式。
因为现在很多诸侯出游都是兴师动众,劳民伤财,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所以希望齐景公能够体训民情,不要没有节制的去出游玩乐。
此节内容依然是对“与民同乐”的展开,不做赘言。
5 、王政使天下归服
老齐这天问孟子关于王者的事情
孟子以周文王时期的措施来阐述,指出了王政之下税率低、秩序井然、打猎自由、刑罚没有连坐,而且鳏寡孤独这些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也能得到照顾。
老齐当场表示孟子说的对啊,孟子就反问其为何不照做呢,老齐就说到自己有爱财又好色的毛病,孟子当场就劝诫老齐说,好财好色没有什么,只是若能有节制,以自身作为表率,和百姓一道考虑财色问题,让百姓家有余量钱财,又能使男女婚嫁无误,天下必定归服。
这节故事,我甚是喜爱,因为孟子没有像其他那些故作清高的伪君子一般直接否认人性中好财好色的本能,而是有节制地引导,更加易于接受和传播。关于此点,给孟子点赞。
6 、直面君王治国之失
孟子以举例的方式直接问老齐国家治理不好,该怎么办,老齐没有说话,只能顾左右而言他。
7 、兼听人言,仔细考察
老齐问孟子如何选拔贤才
孟子说如果众位大臣都说某人好或不好,不可尽信,假如全国的人都说某人好或不好,这就要去考察一番,证实说法是否真实。
嗯,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8 、义之所在,可杀一夫。
这天老齐问道关于成汤放逐桀,武王伐纣的故事。便提问道:臣子也可是杀君王吗?
孟子便解释道,周王残暴不仁,众叛亲离,就是“一夫”,“一夫”可以合理地诛杀,而不算“弑君”。
孟子这里着实再玩文字游戏,不管纣王如何无道,他总是名义上的“君”,而武王的确是在“弑君”,这本来合乎仁义,可是孟子非要巧言解释说残暴的纣王是“一夫”,然后再说“一夫”是可以被诛杀的,未免有些狡辩。
9 、不要一意孤行
这天,孟子对老齐说,不可以对别人擅长的学问方面随便指手画脚,让别人听从你的。继而讲到治国之策,孟子就以讨伐此来劝诫老齐不能一意孤行地治理国家,应该听听他人意见。
10 、民意决定讨伐与否
老齐问孟子是否可以出兵吞并燕国,孔子主张以燕国百姓的心意为先,如果燕国百姓同意高兴,就去攻打,反之则不攻打。
这种思想可谓极其超前,因为古时是否讨伐征战多取决于君王自身,而这时孟子竟然劝诫齐宣王以被讨伐国的民意为准,实在难能可贵。
11 、以民意讨伐,不可存有私心
齐国最终还是攻下了燕国,其他诸侯却谋划怎么出兵救助燕国。老齐困惑之下便去请教孟子该如何对待。
孟子就劝诫老齐,当初攻打燕国是因为之前燕王无道,暴虐不仁,民不聊生,所以可以去攻打燕国,就当做是解救燕国百姓。可是齐国攻下燕国之后,却杀掉燕国人民的父兄,捆绑燕国人民子弟,毁坏宗庙,搬走宝器财物,这当然会引起天下公愤。
若想化解此危机,就赶快释放燕国子弟,择立一位新燕王,停止搬运宝器,军队从燕国退出,就能迫使各国停止用兵。
12 、出尔反尔,报应不爽
邹穆公(以下简称老邹)向孟子说了自己的困惑,对待那些眼见官员死去而没有施以援手的百姓,杀了吧,杀不完;不杀吧,老邹心里也有愤恨,恨百姓无作为。
孟子就解释道,在灾荒年岁,年老体弱的饿死荒野,年轻力壮的四散逃亡,这样的人成百上千。可是官家的粮仓库房都很充实,这些官吏宁却不上报,这就是身居要职却无视百姓生死而招致的祸患。
这些官员对待百姓残忍,百姓也会这么对待他们。最后孟子劝诫老邹不要责备百姓,而是应该实行仁政,最终会官民之间亲密无间。
13 、夹缝里生存
滕文公(以下简称老滕)问道,滕国国小,处在齐国和楚国两个大国之间,该是侍奉哪一个呢?
孟子直接说道自己无法回答,不过提出了一种生存法则,那就是凿深护城河,筑牢城墙,同百姓一起守卫,百姓如果宁肯牺牲也不离去的话,这样的国家是有希望的。
嗯,这里总觉得孟子在顾左右而言他,最终也没有解决老滕的痛点,因为你根本没有验证这一论点的机会,因为一旦验证的时候,可能就是面临被大国覆灭的危险。
14、 强为善(尽量去行善)
老滕看到齐国在滕国附近构建城墙,有些担心,便问孟子。
孟子还是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又回到仁政方面,劝诫老滕要勉力实行仁政,即便自己作为不大,后世子孙一定可以问鼎天下。
读到此段时,我觉得孟子在回答老滕的问题的答案总是似是而非,总是绕过主要矛盾去劝诫君王去执行仁政,可怜的老滕有一大顿火烧眉毛的现实问题没有解决,还总是被孟子劝诫这,劝诫那,孟子这种劝法,能得到重用才怪。
15 、祸不可免,去留随意
老滕这天问孟子,滕国是小国,即便全力侍奉大国,可能还是有覆灭的危险,该怎么办呢?
孟子依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以太王举例,说他给狄人进献丝帛珍珠也没管用,最终决定在其他地方另建城池,有很多人都追随他,也有人宁死也要留下来,就让老邹自己选一样吧。
老滕不长记性啊,明知道孟子无法正面回答这些国家之家的博弈之道,偏偏追问,最终让孟子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糊里糊涂的答案。
16 、可否由己,岂可由人?
鲁平公要见孟子,被其宠臣臧仓说孟子葬母的礼仪规格高于父亲,这人不讲礼,不用去见了,于是鲁平公就没有去。
后来乐正子(孟子弟子)向鲁平公解释啥这是因为孟子前后贫富程度不同,孤儿葬礼规格也不同,不是不重视礼。
后来他把这事告诉了孟子,孟子便说道鲁平公与其合不来,他要不要来见孟子都不可能受到那个藏仓的影响,只能由其自己的想法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