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松采莲子二首(采莲姑娘采莲故事有关诗句)

三生池水覆流年 古文典籍 5

采莲子皇甫松中表达的情感?

反映江南采莲优美风俗的第一首诗,是汉乐府《江南可采莲》。后来梁武帝制《采莲曲》,梁、陈、隋三代相沿之作不少,但多浮泛轻靡。

唐·皇甫松《采莲子》:“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这位采莲女胆子显然大多了,而此诗写得较含蓄。诗中的主人公或许是位情窦初开的姑娘,虽然船已接近那个人,却还胆怯着呢。只不过那么一笑、一眼,就够她心惊胆颤好半晌:“他日人知与郎遇,片言谁信不曾交?

采莲子(其二)唐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皇甫松,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新安(今浙江淳安)人。他是工部侍郎皇甫湜之子,宰相牛僧孺之外甥。《新唐书·艺文志》著录皇甫松《醉乡日月》3卷。

形容“鸭子”的诗句: 清淮晓色鸭头春,唐刘禹锡 《浪淘沙》 清淮晓色鸭头春。

采莲子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采莲姑娘采莲故事有关诗句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采莲子二首》皇甫松 释义:让小船任意飘流。竟然无缘无故隔船抛丢莲子,可是被远处的人看见,她大半天还在害羞。若耶溪边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采莲曲》李白 释义: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

反映江南采莲优美风俗的第一首诗,是汉乐府《汉南可采莲》。后来梁武帝制《采莲曲》,梁、陈、隋三代相沿之作不少,但多浮泛轻靡。皇甫松是唐代人,生于江南,他的这组《采莲子》,则是清水出芙蓉,充满健康活泼的生活气息。《采莲子》是唐代教坊曲,七言四句,句尾带有和声。

采莲子(其二) 唐 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 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 遥被人知半日羞。作品翻译: 小船掀动了满湖风光,水波相连一派清秋,痴情贪看年轻人,让小船任意飘流。竟然无缘无故隔船抛丢莲子,可是被远处的人看见,她大半天还在害羞。

花间词人皇甫松的两首《采莲子》词都收录在《花间集》里,括号内的文字为和声,括号是用来区分正歌与和声的。其一:菡萏香莲十顷陂(举棹),小姑贪戏采莲迟(年少)。晚来弄水船头湿(举棹),更脱红裙裹鸭儿(年少)。其二:船动湖光滟滟秋(举棹),贪看年少信船流(年少)。

第一首写少女芳心萌动,是感情的酝酿;第二首写少女爱火在燃烧,是感情的爆发。从艺术上看,二词都清新、流畅,于《花间集》中少见。《采莲子》如去掉起叶韵作用的“举棹”、“年少”,可视为七绝。前者主要着重心理刻画,后者主要写其爱情的行为方式,一敛一纵,相映成趣。

皇甫松《采莲子》

这首清新隽永的《采莲子》,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风物人情画,富有民歌风味。二句与三四词写采莲秋湖,情态淳朴天真,一如荷之出水,不沾尘染。词中句末原有小字“举棹”和“年少”均为传唱时的和声,以加强词的音乐效果。

唐代词人。名一作嵩,字子奇,自号檀栾子。睦州(今浙江建德)人。生卒年不详。中唐古文作家皇甫湜之子。《花间集》称他“皇甫先辈”。

回答1: 可以找到许多,其中一首经典的诗句是"莲子催熟秋波转,双生花发白芙蕖"。

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 莲子已成荷叶老。青露洗、萍花汀草。眠沙鸥鹭不回头,似也恨、人归早。

调角断清秋,征人倚戍楼。——张乔《书边事》 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卢照邻《曲池荷》 10.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李商隐《赠荷花》 3) 菊暗荷枯一夜霜。 : 苏轼《浣溪沙•咏橘》 4) 菡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皇甫松《采莲子二首》原文及翻译赏析

采莲子二首原文: 菡萏香连十顷陂,小姑贪戏采莲迟。 晚来弄水船头湿,更脱红裙裹鸭儿。 船动湖光灩灩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采莲子二首翻译 其一荷花的清香飘满辽阔的湖陂,年轻的姑娘贪玩爱耍把采莲延迟。

岸草连荒色,村声乐稔年。 晚晴初获稻,闲却采莲船。 顾况 【溪上】 采莲溪上女,舟小怯摇风。 惊起鸳鸯宿,水云撩乱红。

皇甫松的代表作品丰富多样,其中包括了《采莲子二首》、《怨回纥歌》和《浪淘沙二首》等。其中,《采莲子二首》因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备受瞩目。

汤显祖对此赞不绝口,认为此词情感真挚,细腻入微,如同面对面的交流一般。作为唐代教坊曲,《采莲子》不仅是江南采莲习俗的生动反映,更是皇甫松笔下的一首清新之作,不同于前朝作品的浮泛轻靡。

《采莲子》(皇甫松)诗句译文赏析

采莲子 皇甫松 系列:宋词精选-经典宋词三百首 采莲子 船动湖光灩灩秋(举棹), 贪看年少信船流(年少)。 无端隔水抛莲子(举棹), 遥被人知半日羞(年少)。 注释    1灩灩:水光摇曳晃动。    2信船流:任船随波逐流。    3无端:无故。 译文    湖光秋色中,姑娘荡著小船来采莲。她任船随波逐流,原来是为了看到岸上的美少年。姑娘没来由地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少年抛掷过去。远远被人看到,让她害羞了半天。 赏析    这首清新隽永的《采莲子》,为读者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风物人情画,富有民歌风味。    一、二句与三四词写采莲秋湖,情态淳朴天真,一如荷之出水,不沾尘染。词中句末原有小字「举棹」和「年少」均为传唱时的和声,以加强词的音乐效果。    「船动湖光灩灩秋」,「灩灩秋」,指湖光荡漾中映出的一派秋色。水波映出秋色,一湖清澈透明的秋水可以想见。「秋」字,不仅写出湖水之色,更点明了采莲季节。「湖光」映秋,泛起「灩灩」之波,不是因为秋风乍起绿波间,也不是因为水鸟掠过湖面,而是因为「船动」。这里,作者没有交代是什么「船」,也没有交代船怎样「动」,因而对读者来说,这些都还是谜。    直到第二句,作者才通过「贪看年少」点明诗篇写的是个采莲女子,同时通过「信船流」,交代船动的原因。原来有一位英俊少年把采莲女吸引住了,她出神地凝视着意中人,以致船儿随水飘流而动。这种大胆无邪的目光和「信船流」的痴情憨态,把采莲女纯真热情的鲜明个性和对爱情的灼烈渴求,表现得神形毕肖。    湖水灩灩起波,姑娘心里也荡起层层波澜。突然,姑娘抓起一把莲子,向那岸上的小伙子抛掷过去。这个充满戏谑、挑逗和爱慕的一掷,进一步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江南水乡姑娘大胆热情的性格。南朝以来,江南地区流行的情歌,常不直接说出「爱恋」、「相思」之类的字眼,而用同音词构成双关隐语来表示。    「莲」谐音「怜」,有表示爱恋之意。姑娘采用了传统的谐音包含的双关隐语,巧妙地表露自己的情思,饶有情趣,富有江南民歌的特色。    那么,莲子抛中没有?小伙子是恼是喜?可有什么表示?这些作者都故意避开了,留给读者以想像的空间,而把笔锋深入到采莲女的内心。没想到抛莲子的逗情举动远远被人看见了,姑娘觉得很难为情。她红著脸,低着头,羞惭了大半天,心里埋怨自己太冒失了,埋怨自己没有等到没人时再抛。这「无端」两字透露出姑娘复杂而细腻的心理状态。「半日羞」的窘态,则展现了一个初恋少女特有的羞怯,诗中主人翁的形象因而更丰满可爱。    词牌《采莲子》,可是作者没有描写采莲子的过程,又没有描写采莲女的容貌服饰,而是通过采莲女的眼神、动作和一系列内心独白,表现她热烈追求爱情的勇气和初恋少女的羞涩心情。    这首诗清新爽朗,音调和谐,既有文人诗歌含蓄委婉、细腻华美的特点,又有民歌里那种大胆直率的朴实风格,自然天成,别有情趣,颇见作者纯圆浑熟的艺术造诣。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