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这首诗中,“暗香”一句是描绘了梅花淡雅的香气,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旧日恋人的深深思念。除了姜夔的《暗香·旧时月色》外,也有其他诗词中出现过“暗香”这个词语。比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译文如下:百花落尽后只有梅花绽放得那么美丽、明艳,成为小园中最美丽的风景梅枝在水面上映照出稀疏的倒影,淡淡的芳香在月下的黄昏中浮动飘散。
是“为有暗香来”。 原文:梅花 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译文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
《暗香·旧时月色》宋代:姜夔 辛亥之冬,余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二妓肆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旧时月色,算几番照我,梅边吹笛?唤起玉人,不管清寒与攀摘。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暗香”在古代诗词中,常常指代菊花的幽雅香气。例如在宋代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中,“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一句,描绘的是在黄昏时分,诗人独酌菊花,感受到淡淡的花香萦绕在袖间的场景。这句词不仅展示了菊花的香气,更是借物抒发了词人的情感。
碧瑶吟 春去春归更几时? 魂飘梦宿无处知。 断肠女子曾垂泪, 伤心花儿欲辞枝。 流年多恨长哀晚, 难渡相思河汉浅。
梅花送暗香诗词?
梅花送暗香,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浪淘沙·北国风光》。全文如下: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疏影横斜何处,暗香浮动谁家。——元·白朴《木兰花慢 感香囊悼双文》 释义:梅花倒影不知道在哪里,发出的幽幽香气又拨动谁家。
《以诗句咏梅 暗香浮动月黄昏》宋代·方蒙仲 但见白硙硙,香从何处来。广寒异人世,莫是桂花开。《吴国华暗香亭》宋代·杨时 漫愁青女妒新妆,已有风传处处香。试问隐沦溪上客,欲将春色若为藏。
梅花古诗中凌寒两字点明了是在冬季,凌寒是冒着严寒的意思,全诗如下: 梅花 王安石〔宋代〕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关于暗香诗词有: 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出自宋代林逋的《山园小梅二首》 2.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遥知不是雪。唯有暗香来”是什么意思?
这句诗词应该是:“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意思是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除了姜夔的诗作,其他诗人如李清照也在作品中使用了"暗香"一词,如《如梦令》中,它指的是雨后花儿的香气,体现了词人对自然的感受。6. "暗香"的含义包括:作为梅花的代称,以及形容香气的用法。它在诗词中通常与梅花、花香、情意联系在一起,给人以柔和而美好的印象。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出泥尘不染,暗香悄无声 白玉薄笼妖色映,茜裙轻裼暗香飘。
——宋代·林逋《山园小梅二首》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出自宋代林逋的《山园小梅二首》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求暗香词牌
遑论
基本解释:
--------------------------------------------------------------------------------
〈书〉不必论及;谈不上:生计无着,~享乐。
词语分开解释:
--------------------------------------------------------------------------------
遑 : 遑 huáng 闲暇:不遑。未遑。〔遑遑〕匆忙不安定的样子。亦作“皇皇”。古同“惶”,恐惧。 笔画 详细>>
论 : 论(论) lùn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分析阐明事 详细>>
应该没多久吧.
以前并不是用白话文这么打招呼的.
暗香
姜夔自度“仙吕宫”曲。其小序云:“辛亥之冬,予载雪诣石湖,止既月,授简索句,且征新声,作此两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隶习之,音节谐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见《白石道人歌曲》卷四)后张炎用以咏荷花荷叶,更名《红情》、《绿意》。此曲九十七字,前片五仄韵,后片七仄韵,例用入声部韵。前片第五字,后片第六字,皆领格字,宜用去声。
仄平仄仄(韵),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韵)。
平仄(韵),仄仄仄(韵)。
仄仄仄仄平,仄仄平仄(韵)。
仄平仄仄(韵),平仄平平仄平仄(韵)。
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韵)。
仄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