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创作手法上对《李凭箜篌引》《琵琶行》和《听颖师弹琴》这三首诗进行比较?
在音乐描写时所用的不同技法: 《李凭箜篌引》主要描写音乐产生的艺术效果,对于音乐旋律本身的起伏跌宕着墨并不多,只有“昆山玉碎凤凰叫。
因为李凭确实是当时有名的乐手。所以写来赞叹他的技艺高超。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李凭箜篌引》1唐朝李贺吴丝蜀桐张高秋2,空山凝云颓不流3。江娥啼竹素女愁4,李凭中国弹箜篌5。昆山玉碎凤凰叫6,芙蓉泣露香兰笑7。
清代方扶南把《李凭箜篌引》《听颖师弹琴》《琵琶行》推许为“摹写声音至文”!
《李凭箜篌引》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此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摹写声音之至文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清 方扶南 《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课后检测 给加点的字注音。
唐代琴师李凭是男是女?有何证据?
《李凭箜篌引》是李贺的代表作,大约作于811-813年,当时李贺在长安任奉礼郎。四.涵咏诗韵,初步感知。1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感悟朗读。2读后生生互评,注意把握情感。
作业 1.比较李贺《李凭箜篌引》与白居易《琵琶行》音乐描写的不同之处 二者的创作方法不同。《箜篌引》的音乐描写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诗人着重写乐曲的艺术效应,多用夸张手法,也显示了诗人的奇特想像。《琵琶行》的音乐描写则属于现实主义范畴,诗人着重写的是乐曲的艺术境界,多用比喻手法。
全诗在结构上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开头四句,交代了弹奏箜篌的人物、时间、地点,以及音乐效果。
(1)主要运用侧面烘托手法,通过描摹音乐效果来衬托音乐本身。(2)运用化无形为有形的通感手法和夸张手法。
而大多篇无定句;②音韵节奏上押韵比较自由。
高中语文《琵琶行》优质教学设计(2)
摹写声音之至文 “白香山‘江上琵琶’,韩退之《颖师琴》,李长吉《李凭箜篌引》,皆摹写声音之至文。韩足以惊天,李足以泣鬼,白足以移人。” ——清 方扶南 《李长吉诗集批注》卷一 课后检测 给加点的字注音。
李凭箜篌引,高山流水闻不足。2 哀怨翻成语,音尘绕梁无绝期。3 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4 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表达音乐基调的是: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表达音乐基调的是: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空山凝雨颓不流”一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 “空山凝雨颓不流”一句,移情于物,把云写成具有人的听觉功能和思想感情。
李凭箜篌引首联?
李凭箜篌引 作者李贺 【朝代】唐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形容音乐清脆激越的一句:昆山玉碎凤凰叫。 此句意思是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 形容音乐清脆激越的一句: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凭箜篌引》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部重要的小说,其中出现了许多经典的高频考句。
《李凭箜篌引》中“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表达了乐声基调。
第一句:写物又写人,衬托出表演者技艺高超。三句写声音,以实写虚,亦真亦幻,极富表现力。 前四句先声夺人。
顺序其实不模糊 诗的起句开门见山,“吴丝蜀桐”写箜篌构造精良,借以衬托演奏者技艺的高超,写物亦即写人,收到一箭双雕的功效。
董庭兰是男是女?
董庭兰(约695年—约765年),陇西(今甘肃省)人,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善吹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县)古乐器筚篥和弹奏七弦琴。当时琴界盛行沈家声和祝家声,他向凤州参军陈怀古学得了这两家的声调,并把其技长的《胡笳》曲整理为琴谱。他的学生郑宥听音敏锐,调弦“至切”,“尤善沈声、祝声”。另一个弟子杜山人也颇能青出于蓝。
董庭兰是男的
董庭兰(约695-765):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陇西人。
董庭兰早年曾从凤州(今陕西境内)参军陈怀古学得当时流行的“沈家声、祝家声”,并把其擅长的《胡笳》整理为琴谱,董庭兰后来的声望已超过了沈祝两家,百年后,元稹在诗中仍赞道:“哀笳慢指董家本,”今存的《大胡笳》、《小胡笳》两曲,相传就是他的作品,另有《神奇秘谱中》收有他作的《颐真》一曲,据说此曲是他隐居山林,过着“寡欲养心,静息养真”的道家生活的反映。
董庭兰在唐代享有很高的声誉,如高适的《别董大》就写道:“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当时众多的诗人都与他有交往,并在诗中描写了他的琴艺,最为著名的就是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声》,诗中对他的出色琴技进行的详尽生动的描述。董庭兰编写的谱集,当时的善赞大夫李翱为之作序。
董庭兰一生清贫,高适曾在诗中说他:“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薛易简也说:“庭兰不事王侯,散发林壑者六十载”在他六十岁以前,几乎都是在其家乡陇西山村中渡过的。天宝末年,,应宰相房琯之请,在其门下当过清客,为此曾遭到世人的诽议。
董庭兰的学生中,郑宥听觉敏锐,调弦“至切”,尤善沈声、祝 声。另一弟子杜山人也被戎昱称为“沈家祝家皆绝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