弃妇的概念及弃妇诗是什么时间提出来的?那个知道还望相告,急用~~~?
最早出自唐朝 弃妇 qìfù [deserted wife;divorced wife] 被抛弃的女人。 同“弃妻” 弃妇 刘 驾 回车在门前, 欲上心更悲。
此人和你小姑说 嫁人不要嫁像你哥哥这样人了
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在古代爱情诗词中,弃妇是一个古老而又重复无数次的题材。“痴心女子负心汉”,是这一类作品的事件中心。在这首诗中,作者仍然沿用了这个习见不厌的题材,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隐忍哀怨的痴心女子形象。
是南北朝时候的《孔雀东南飞》因为是最早最长的叙事诗嘛。
“泪落连珠子”一句,是对“回头语小姑”情感的进一步深化。这里的“泪落”并不是简单的哭泣,而是指泪水像珠子一样连串落下,形象地描绘出花木兰内心的悲伤与不舍。这种悲伤,既是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感到痛苦,也是对家中亲人的深深眷恋。
寄夫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不忍与君别,泪湿罗衣角。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薄。《寄夫》翻译 我不忍心与你分别,泪水沾湿了罗衣的角落。回头对小姑说,不要嫁给像哥哥这样的人,太薄情了。《寄夫》注释 1. 寄夫:写给丈夫的诗。2. 不忍:不忍心。君:你,指丈夫。3. 罗衣:丝罗制的衣服。角:角落。4. 回头:转过身。
回头语小姑下一句是:“青黛点眉眉细长”。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妆扮自己的场景,其中“回头语小姑”意味着女子在妆扮过程中,可能是在询问小姑的意见或是与其交流。她可能正站在镜子前,一边梳理自己的眉毛,一边和小姑说着话。
最长的……不知道西藏的《格萨尔王传》算不算……但肯定不是最早的……《诗经》中的东西应该是最早的…… 《孔雀东南飞》是中国汉乐府民歌中最长的。
“回头语小姑”一句,通过“回头”和“语”两个动作,生动地描绘了木兰在离家前的情景。她不仅有着坚定的决心,还有着对家人的深深眷恋。这种复杂的情感通过简单的几个字得以充分体现,展示了古代诗歌的凝练与深邃。
我有一个亲哥哥,性情行为暴躁如雷,恐怕不会听任我的意愿,违反我用来使我烦忧 是按照原文翻译的耐心的看~~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
李白的妻子儿女 李白的婚姻情况到底如何?结过几次婚?他的妻子是谁?夫妻关系怎么样?生了几个孩子?这都是我们了解李白思想性格的重要方面。
回头语小姑下一句(诗仙李白——回头语小姑)
“嫁人不要嫁李白”是现今流行的网络语言,能够流行说明有一定的道理,像李白那样要么是多情浪漫不食人间烟火,要么就是“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有几个姑娘能背得住,大概是十个有九个半扛不起。其实,李白自己也说:“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那么,李白与自己的女人关系如何!
是按照原文翻译的耐心的看~~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回头语小姑”出自唐代李白的《去妇词(一作顾况诗)》。“回头语小姑”全诗 《去妇词(一作顾况诗)》唐代 李白 古来有弃妇,弃妇有归处。今日妾辞君,辞君遣何去。本家零落尽,恸哭来时路。忆昔未嫁君,闻君却周旋。绮罗锦绣段,有赠黄金千。十五许嫁君,二十移所天。
既有“物情弃衰歇,新宠方妍好”的哀怨,又有“余生欲有寄,谁肯相留连”的决绝,更有“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的话。这在倡导温柔敦厚的沈德潜的审美目光里,刘诗自然“高于顾况之作”(《唐诗别裁集》)。其实,这两首诗展现了两个不同性格的弃妇形象,表现出作家的两种不同的创作风格。
回头再与小姑告别,眼泪象连串的珠子掉下来。(刘兰芝对小姑说:)“我初来你家时,小姑你刚能扶着床学走路,今天我被赶走,小姑你长得和我一样高了。希望你努力尽心奉养母亲,好好服侍她老人家,初七和十九,在玩耍的时候不要忘记我。”(兰芝说完)出门登上车子离去了,眼泪不停地簌簌落下。
带头的诗词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唐 · 李白《静夜思》屐上足如霜,不着鸦头袜。—— 唐 · 李白《越女词五首 一》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唐 · 李白《勐虎行》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 唐 · 李白《去妇词》遥看汉水鸭头绿,恰似葡萄初酦醅。
“忆昔初嫁君,小姑方倚床,今日妾辞君,小姑如妾长,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 他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模拟去妇的口吻对小姑说,“今后你嫁人,可千万不要嫁给像你哥哥那样的人啊”。 如果说那位挨骂的“去妇”还有个姓氏,我们还知道她姓刘,那么,李白在山东的那位妾,就连一个姓都不知道了。
完全没这个必要。 我是52年前被人抛弃的。对我来说,缘已尽,无须多言。
我觉得你这是多虑了,婚前的女孩子十指不沾阳春水,婚后未必就不会做事,不懂得照顾家庭。 首先我要给你分享我妈妈的经历。
1未持寄小姑唐李贺 《绿水词》1小姑才倚床唐李白 《去妇词 ( 一作顾况诗 )》1小姑如妾长唐李白 《去妇词 ( 一作顾况诗 )》1回头语小姑唐李白 《去妇词 ( 一作顾况诗 )》1小姑始扶床唐顾况 《弃妇词》1小姑如妾长唐顾况 《弃妇词》1回头语小姑唐顾况 《。
最后一个字是头的古诗 1. 《游后湖赏莲花》 作者:李璟 蓼花蘸水火不灭,水鸟惊鱼银梭投。满目荷花千万顷,红碧相杂敷清流。孙武已斩吴宫女,琉璃池上佳人头。2. 《赐宫人庆奴》 作者:李煜 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
寄夫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原文:
寄夫
明代:黄峨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相怜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译文:
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鸿雁飞到衡阳就再也不向南飞,我的信怎么才能到达你的戍所永昌。
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我的命薄好似春天即将凋谢的花,六诏之地的风景想必也令人断肠。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
说要归来,可是一年将尽还没有回来;说要下雨了,可是天上却艳阳高照。
相怜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我们曾经相约归期,可是赦书什么时候才能到达你的谪戍之地呢?
注释:
雁飞曾不到衡(héng)阳,锦字何由寄永昌。
曾:竟。衡阳,今湖南衡阳。衡山回雁峰在衡阳城南一里,相传大雁至此不再南飞。锦字:妻子致丈夫之书信。典出《晋书》,窦滔妻苏氏思夫,织锦为回文旋图诗以赠滔。永昌:杨慎谪戍于云南永昌卫。
三春花柳妾(qiè)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
三春:春天有三个月,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即指春天。妾薄命:乐府古题,内容多写妇女哀怨。六诏风烟:指杨慎戍地的`风景。六诏,唐初分布在洱海地区的众多少数民族部落经过相互兼并,最后形成蒙巂诏、越析诏、浪穹诏、邆赕诏、施浪诏、蒙舍诏六个大的部落,统称“六诏”。“诏”为其首领的称呼。其中蒙舍诏因其地居其他五诏之南,又名南诏,至唐开元中统一六诏。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zhāo)阳。
曰归曰归:说要归来。其雨其雨:下雨。其:语助词,无义。
相怜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
相怜:又作“相闻”。刀环:刀头的环,因环、还同音,喻征人思归。金鸡:古代下诏书大赦时,在竿上设鸡,口衔红旗,以示吉辰。因其鸡头装饰黄金,故称为“金鸡”。后比喻为赦罪。夜郎:汉代西南地区一地方政权,此泛指西南边陲。
赏析:
诗的首联描写希望寄书信给贬谪远地的丈夫,又担心无法送到;颔联描写诗人的哀怨,并设想丈夫思己之状;颈联化用典故,描写思念与盼归之情;尾联表达了诗人对丈夫回家的期待。全诗哀婉动人,用典贴切自然,典雅含蓄。
首句“雁飞曾不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是说相传北雁南来,不过衡阳,而云南永昌又在衡阳之南,音书更难到达。本欲寄信却说信无法到达,这是情感的一重压抑。思念丈夫之心日炽,诗人想到在这美好的春天,夫妻俩天各一方,纵使眼前风景如画,只是徒增感伤,离情别恨,让人愁肠寸断。
三四句“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中“花柳”本是春天的象征,同时也因其美好易逝而常常与女性之命运联系在一起。常说花红易衰,红颜易老,都是薄命之叹。“花柳”“风烟”,都有美好易逝的特征,正是这种特征,让诗人格外感到时光的促迫,离别的久远,思念的铭心刻骨。这两句对仗十分工整,一句写诗人自己之感,一句设想丈夫思己之词,有杜甫《月夜》“心也神驰到彼,诗从对面飞来”(清浦起龙《读杜心解》)的笔法,更增一倍思念。
“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句则是说明思念之深,盼归之切。这两句化用《诗经》,将盼归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诗句不单纯写天气,而是用这种别扭的天气比喻听说丈夫要归来,但每次都失望的情绪。这种情绪与黄峨要表达的情绪一致,将盼归表达得深沉、含蓄。这两句对仗非常工整,自然而富有韵致,如同天造。
“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是说漫长的等待和无尽的思念,只为守候丈夫的归来。一个“空”字,包含了诗人无限失望的情绪,而“何日”用反问的形式,表明没有期限,反问之中蕴含诗人深深的绝望;黄峨的猜想是对的,直到杨慎病逝,她才万里奔丧,迎得丈夫灵柩回乡归葬。
这首诗写得哀婉动人,读来似有哽咽克制之声,用典贴切自然,显得典雅含蓄。对于“其雨其雨怨朝阳”句,前人认为她有剽窃嫌疑,其实套用前人诗句在诗歌史上并不少见,宋人黄庭坚就有“点铁成金”“夺胎换骨”之说,关键是看用得是否贴切、自然,黄峨称得上袭旧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