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王熙凤判词
红楼梦王熙凤判词: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生但愿得一心人,不惧风雨与寒冰。才露尖峰蛇始隐,烈火烹油竹已崩。一生骄纵空谋划,终至魂归离恨天。解释:王熙凤是《红楼梦》中的重要角色,其判词高度概括了她的性格与命运。1.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判词: 1. 正册判词之钗黛 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红楼梦》判词奠定了全书的基调,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同时,也对书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命运做了预测总结,是《红楼梦》的灵魂主题。
林黛玉的判词出自《红楼梦》,是对其在故事中人物形象的一种评价。以下为该判词及解读:判黛玉《荣府试才女儿》。不才,蒙父荫,借读名篇,颇得文章原意。然天性孤傲,不屑嫁接庶常,缘此光阴稍长,目今止读书,愧无聊牧之功。今视选婿第一,可传家眷。
金陵十二钗 林黛玉和薛宝钗 画: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玉带;又有一堆雪,雪下一股金簪。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解析是什么?
林黛玉、薛宝钗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解析:黛玉有才华,薛宝钗有德行(贤淑等,符合当时的标准),因为当时的封建礼教等原因,最后黛玉含恨而终,宝钗与贾宝玉完婚后家族败落,宝玉出家,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身。
贾宝玉的判词如下: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正册判词之钗黛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解析:林黛玉与薛宝钗,一个是寄人篱下的孤女,一个是皇家大商人的千金。
判词是红楼梦全书的总纲,关键性的人物在开篇就通过判词有了大致的描述,然后各自交叉展开,从判词可以看出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时候已经是丘壑在胸。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判词多且复杂,其中一首写道:“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判词及人物命运?
林黛玉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命运:父母去世后在外祖母家生活,与表兄相爱但不得终,最后郁郁而终。薛宝钗 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命运:本想入宫为妃,因为哥哥的原因转而选择与贾宝玉成亲。
《红楼梦》中金陵十二钗的判词和曲子以及其他的一些情节预示着人物的命运结局,是解读《红楼梦》的关键钥匙。
在《红楼梦》王熙凤判词中,“凡鸟偏从末世来”中的凡鸟指的就是“凤”字,也就是影射王熙凤生于末世年代是件不幸的事儿。
《红楼梦》中的判词是指贾母所写的关于贾琏和薛宝钗婚事的评判。
红楼梦中的金陵十二钗是指十二个在金陵(即南京)生活的女性人物,她们分别是薛宝钗、林黛玉、贾元春、贾探春、贾母、史湘云、王熙凤、李纨、周瑞家、尤三姐、吴月娘和刘姥姥。以下是对这些人物判词的解读:1. 薛宝钗:平和、稳定、聪明、有见识。2. 林黛玉:感性、敏感、才华横溢,但易受打击。
十二钗判词经典解读
《红楼梦》中的十二钗判词是小说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描写了贾宝玉、林黛玉等人在荣府内举办的才子佳人联欢会上所演唱的十二首词曲,涉及到爱情、友情、生死等主题。下面为大家解读一下这些经典的十二钗判词。第一首《葬花吟》此首词写的是作者林黛玉的心情,她对花的爱和对生命的看法。
金陵十二钗判词:“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鲍二和郑克爽生的确耐久,曾公健谭士奇祺、贾琏陈宝箴庶几人,各具长才,心神各领,固告一时之华宾也。及此互相妒忌,以至作几番事端,惟庶几人自能小心,而两钗却片口谗媚,使得郑克爽有万分才华,鲍二却只得小有溺识。
王熙凤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译文:王熙凤偏偏所生处的年代是在末世,都知道她有才能而爱惜她。而她的丈夫一开始听从她,之后命令她,一直到最后将其休弃。她哭泣着回到娘家这件事更可悲。
“又副册”“判词”之一云:“霁月难逢,彩云易散。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金陵十二钗判词及解析是什么?
金陵十二钗判词及解析:
1、宝钗、黛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停机德指的是出自战国时代燕国乐羊子妻停下机子不织布来劝勉丈夫求取功名贤淑之德的故事。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
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出自晋朝谢奕女幼年时期的故事。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应怜惜。
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林黛玉。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
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她虽然胜了黛玉,当上宝二奶奶,但也好景不常,终在宝玉出家离去后,空守闺房,成了封建礼教的牺牲品。
2、元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第一句二十年来辨是非写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自己实到了那不见得人的去处,终无意趣。
第二句榴花开处照宫闱写元春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直至贤德贵妃,荣耀一时,像石榴花盛开时一般火红,而石榴也有怀孕多子之意。
在外人看来,作为一个封建社会的女子应该满足了,但元春的结论却是懂得了辨是非,认识到了宫廷内部的种种黑暗和腐败,对自己的生活道路采取了否定的态度。
第三句三春争及初春景的三春是指元春的三个妹妹迎春、探春、惜春。争及初春景的初春寓指元春,这句意思是说迎春、探春、惜春比不上元春的荣华富贵。
最后一句虎兔相逢大梦归虎兔相逢指虎年和兔年之交,元春死的十二月既是虎年的末尾,又是兔年的开始,所以说虎兔相逢,兔被虎吃掉了,是元春入宫作妃的必然结局。作者在这里把批判的锋芒直接指向了一般人都认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皇权!
3、探春
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探春是贾府的三小姐,贾政之妾赵姨娘之女。才自精明志自高。指的是她的志向高远,精明能干,清醒精敏,不被富贵蒙昏了头。生于末世运偏消写她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惜。
清明涕泣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暗示探春将远嫁边疆,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出嫁时乘船而去。句中的清明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如在综观画里的女子一样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泣涕,挥别父母家人,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
4、湘云
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富贵又如何?襁褓之间父母违写湘云生于封建侯门富贵之家。所谓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指的就是她家。但这又能怎么样?湘云在婴儿时期襁褓之间父母便去世了。虽然富贵而无人关心,从小没得过温暖。
展眼吊斜辉,湘江水逝楚云飞第三句展眼吊斜辉说的是转眼之间,只有湘云一人独自面对落日感伤了。湘江水逝楚云飞点出了湘云二字。湘江在湖南,地属古代的楚国,故有楚云之称。湘江流逝,楚云飞散,隐喻史家衰败以及湘云夫妇生活的短暂,用的是楚怀王梦见巫山神女与之欢会的典故。
5、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妙玉出身于苏州一个读书仕宦之家,因自小多病才出家当了尼姑。她文墨也极通,模样又极好,也是大观园中的一位姣姣者。说她洁,是因她嫌世俗社会纷纷扰扰不清净才遁人空门,这是一层含义;她又有洁癖,刘姥姥在她那里喝过一次茶,她竟要把刘姥姥用过的一只名贵的成窑杯子扔掉。
她想一尘不染,但那个社会不会给她准备那样的条件,命运将把她安排到最不洁净的地方去。按规矩,出家就要六根净除,可她偏要带发修行,似乎还留一手,这是她尘心末断的一个根据。
第六十三回写宝玉过生日时,妙玉特意送来一张拜帖,上写:槛外人妙玉恭肃遥扣芳辰。一个妙龄尼姑给一个贵公子拜寿,这在当时是荒唐的,似乎透露出她不自觉地对宝玉萌生了一种爱慕之意。
这类地方把一个少女隐秘的心思写得极细。一个才貌齐备的少女,冷清清地躲在庙里过着那种枯寂的生活,该是多么残酷!
有一条脂批说:瓜洲渡口红颜固不能不屈从枯骨。推测起来,她可能在荣府败落后流落到瓜洲,被某个老朽不堪的富翁(枯骨)买去作妾。这是多惨的悲剧。这应该是终陷淖泥中的含义,与高鹗续书写的被强盗掠去有别。
6、迎春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首句子系中山狼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传》的典故,喻凶狠残暴而又忘恩负义的人。这里是比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
得志便猖狂写得意后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门府下,乞求帮助。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侯缺题升,一跃成为暴发户。贾家衰败后,孙绍祖向它逼债,任意践踏迎春。
7、惜春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判词首句勘破三春景不长中三春景不长是双关语。字面上指暮春,即春末,所以说景不长。实际上指惜春的三个姐姐即元春、迎春、探春这三春的遭际悲苦,所以说景不长。
第二句缁衣顿改昔年妆,缁衣指的是尼姑穿的黑色服装。这两句是说惜春从她三个姐姐的遭遇中,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好景不长,决心摆脱世俗,遁入空门。
第三、四句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具体指出贾府小姐惜春最后出家为尼,再也不是公府千金而是过着缁衣乞食的生活。当然,这里的乞食并不一定就指像乞丐一样讨饭,但生活艰难,颠沛流离的命运是难以逃脱的。
这首判词写惜春由三个姐姐的不幸遭遇预感到,自己将来也不会有好结果,决定出家为尼。但这条逃避现实的道路凄凉孤独,仍然是行不通的。诗里流露的同情与惋惜,明显地反映了作者的矛盾心情。
8、熙凤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凡鸟从末世来指的是凤姐这么一个能干的女强人生于末世的不幸,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从凤字拆出来得凡鸟二字比喻庸才,借用吕安对喜的典故,点出凤,自然是种讥讽。画里的雌凤所靠着的冰山,指的就是将融化的贾府所象征的靠山。
一从二令三人木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
哭向金陵事更哀就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在当时封建的社会中,被休弃是非常悲惨的。
9、巧姐
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第一句势败休云贵意思是说,权势已经衰败,就不要提什么过去的富贵了。第二句家亡莫论亲是说,家业已经凋零,就不要再谈论什么骨肉至亲了。
第三句偶因济村妇是指巧姐的母亲王熙凤曾接济过刘姥姥。第四句巧得遇恩人的巧是语意双关,明指凑巧,暗示巧姐。恩人,指刘姥姥。巧姐被舅父王仁,谐音忘仁拐卖,幸为刘姥姥带走,才逃出虎口。
这首判词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内部人与人之间的伪善关系。得势富贵的时侯,攀宗论亲;势败没落的时侯,欺诈拐骗,骨肉相残;完全是赤裸裸的权势与金钱的交易。巧姐的遭遇是令人同情的,她来到乡村,长在农家,成了村姑。比较而言,要比她姑母们幸运得多。
10、李纨
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首句写到桃李春风结子完。这里李、完暗示出李纨的名字。李纨与贾珠结婚,生了一子,丈夫不到二十岁就一病而亡。她的青春就像春风中的桃李花一样,一到结了果实,也就衰谢了。第二句到头谁似一盆兰与画面一样同指贾兰。这句说在贾府的末代子孙中,谁也比不上贾兰有出息。
第三句如冰水好空相妒中如冰水好写李纨年轻丧夫尊礼守节,抚孤成立,这种品德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像冰水一样得洁净美好。空相妒,指虽然贾兰中了举,李纨也博得了贞节的美名,但这无法挽回贾府的衰败,只能徒然遭人妒忌罢了。
第四句枉与他人作笑谈的意思是白白地供给别人当作笑料来谈论李纨一生奉行三从四德,是一个封建社会贤女节妇的典型。丈夫夭折以后,望子成龙便成了她唯一目的。
贾兰中了举,暂时满足了她的愿望,但是贾家的衰败又属必然,局面已成,无法挽回。李纨最终也只落得槁木死灰,成为封建礼教的殉葬俑。曹雪芹将这位封建礼教的忠实奉行者安排在薄命词里,讽之为枉与他人作笑谈的虚名儿。
11、秦可卿
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判词中第一句情天情海幻情深之中,情天情海指男女相思之情,深而且广。幻是虚幻,荒诞。
最后两句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指出,莫说不肖子弟都来自荣国府,开头造成祸患的实在是宁国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