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入定后看到的境界(真的能入定!)

兲使雪 古文典籍 1

真的能入定!

进入欲界定前就会发八触、得十眷属,具体什么是正定、什么是邪定、入定后会有什么境界,怎么入定,可以自己买本吴信如先生的《禅定述要》来看看。真正入过定的人不会宣说自己的成就,更不会卖弄神通。入定其实只是一种身心状态,只不过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整天妄想菲菲,就很难入定罢了。

守意就守这个境界,定也定在这个境界。守着了这个清净,一切杂念都没有了,这就是止,就是定。那么定久了,初禅、二禅、三禅……。真入定了,不一定盘腿,站着也可以,坐着也可以,有时一定三天都不动,杂念来了就扫,甚至扫到以后不用扫也没有杂念了,也没妄想了,这正是守意。

根据渊回目前掌握的资料,南怀瑾老师及其弟子对南怀瑾老师抽烟问题做了多次回答。下面渊回把这些资料复述出来供大家参考。

“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合”与“会”不同,不合是不黏着。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就气,那你是又会又合了。你看到人如梦如幻,不配合拢来,就是有出离感,解脱了。于一切法不黏着就是菩提,离一切烦恼习气的缘故。你对境无心,就是不会也不合,但怎么样可以修持到对境无心呢?

这个时候是入定的境界,岂止光明,而且霞光万道。不到那个境界不要去幻想,幻想不但没有霞光万道,反而是神经万年。换一句话说,是顶门的脉打开了,这就是气脉问题。我们说任督二脉、三脉七轮都打开了,就是到了这一步的境界,这个时候肉体上是气住脉停的现象。

去西方极乐世界要靠发菩提心,一心念佛,才能蒙佛接引往生净土。不是打坐入定,更不说直接飞去。南怀瑾能够往生到什么地方,要看他的自身业力和他的自身修行,不是打坐不打坐的问题。打坐只是修行中的一个姿态,不代表修行好坏,更不代表往生到何处。

打坐入定太厉害,是否会一个入定几千年

回那么在中国历史上也有了,过去那个玄奘到印度取经在路上就碰到一个罗汉入定,后来投胎到中国来就变成他的徒弟叫窥基法师,唯识宗的大师。那是玄奘法师到印度取经的时候经过天山,就是喜玛拉雅山的边上。大雪,下雪他看到每一个山顶上都有雪,有一个小山头上怎么没有雪呢?

南怀瑾入定后进入的境界是山海斗衫幻境,这个幻境可以通过满足特定挑战条件来触发。2. 在幻境中,可以挑战幻境守卫。如果挑战成功,将获得丰厚的洞拍奖励。挑战过程中允许携带侍宠。3. 挑战失败则不会获得奖励,但可以重新发起挑战。值得注意的是,已经成功挑战的关卡不能再次挑战。

修行时间的长短是因人而异的,没有固定的时间。

一个尼姑一个庵,顶多两三个姊妹朋友住在一起,像个公馆,生活不靠化缘。里面布置得窗明几净,格调优雅,不准闲人随便进去。就在杭州灵隐寺旁的一间小庙,我同一个和尚交情很好。有一次,我问他有没有好办法,可使念佛或者打坐容易入定?

住定自在:能随自己的意愿入定多久。4.出定自在:随意何时出定就能出定。5.省察自在:能在出定后省察禅支。五自在练习成功后,就可以说确认已经完全到达初禅了。

入定方法入定需要类似远山台这种可以入定的家具。 靠近之后会出现入定的选项。 入定之后可以进入山海幻境。山海幻境满足挑战条件可进入幻境挑战幻境守卫,挑战成功可获得丰厚奖励。挑战过程可携带侍宠。 3.挑战失败不获得奖励,可重新发起挑战。挑战成功的关卡不可再次挑战。

南怀瑾先生:初修禅定入门方法

南怀瑾先生:初修禅定入门方法定慧入门,首重发心,次当修诸福德资粮,方能入道。显密修法,各以四无量心为重,若无人大愿大行,终入歧途。夫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吾人六根外对六尘,逐妄迷真,随流不止,《楞严经》中称谓六贼,如云:“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

2012年9月19日早晨,南师在与儿子南国熙讲完话后,说“我累了,要休息了”,随后入定坐化,此时南师气住脉停,体软身热。弟子们心存希冀,只好宣布入定,不触碰南师,全力护持,为南师祈福诵经。至9月25日七日内,南师体温和头部温度都未大变,身体柔软,体出檀香。

你说你在打坐入定吗?这不是见鬼吗?定不是这个境界。如果是这个样子的境界,临命终时统统都在情绪里。所以《楞严经》告诉你,你在定中会讨厌人家打搅你,这一念就是瞋心,临死的时候有一念瞋心,《楞严经》怎么说?

道家没有讲你悟不悟,道家用“神明自生”,就是佛悟的境界,你的智慧不晓得哪里来,是自然而至。所以先见之明都会有,是我们自性本来有的灵光现前。坎离两卦,坎离分别代表水火。在《易经》卦名当中,水火是既济,既济是好的;颠倒过来火水就未济,未济是不好。那么,什么是水火既济呢?

而是保持清净,不可被外界干扰。呼吸的放松使身体舒适,但控制呼吸时需要调和气机。南师强调,气机的稳定与呼吸的协调是达到息的境界的关键,呼吸不可随意乱跑,而是要在平静的引导下流动。通过南师的引导,我们不仅理解了呼吸修行的科学性,更学会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和调整,以达到身心和谐的境地。

佛教中的“入定”是指身心跟整个宇宙化成一体。定中境界如是,跟虚空、跟法界、跟刹土、跟众生融成一体,那是至高无上的享受。这个享受是和谐,世间人哪里懂得和谐?有名无实。世间人哪里懂得真善美慧?都是有名无实。

南怀瑾:入定不是什么都不知道

入定方法入定需要类似远山台这种可以入定的家具。 靠近之后会出现入定的选项。 入定之后可以进入山海幻境。

山海幻境满足挑战条件可进入幻境挑战幻境守卫,挑战成功可获得丰厚奖励。

挑战过程可携带侍宠。 3.挑战失败不获得奖励,可重新发起挑战。

挑战成功的关卡不可再次挑战。 昨天晚上终于把卡刺客信条通关了,为此我整整奋斗了一个多星期。

每次打完一关回到实验室的时候,显示器黑屏的时候都都能突然蹦出0.1秒钟的汉字,一直很想知道汉字到底是什么,通关之后终于看到了,满墙都是。

换句话说,真有智慧的人一动,原则上五个意义都出来了,五、五二十五,变化百千万亿,这叫般若智慧。实相,明心见性,悟道是证得实相之体,空而不空,不空而空是实相般若。同时般若也可有境界,一般人打坐,哟!我还在空的境界里,又想把境界空掉?他忘记了般若(智慧)到了,是有境界,有你的意境,为什么要把意境空掉?经常有人以为入定是什么都不知道,那你去学死,不要学入定,对佛学都没有搞通。

有些人坐得不错,什么都空空洞洞不知道,殊不知那个空空洞洞不知道的,正是你心理的一个造作的境界,已不是现量。换句话说,你感觉坐得好,很清净,那个是比量,假的,不是真空。那是比较的,因为你心经常在动乱中。就象瞎猫偶然碰到死老鼠,你觉得空了,那个境界是你在忙乱中偶然得到的,下意识还是知道呀!

你认为这很清净,空,大概这个就是禅,这是比量,不是真空,不是现量。而且这个比量的境界,一下就成非量,然后就进入昏沉状况,好像清楚,好像不清楚。或者,前面有一点光影;或者,这里跳一下,就以为不得了,任督二脉通了。其实,哪有这么容易!这是非量境界。自己落在非量境界不知道,还以为证得心性之体了,这很严重。换句话说,这只是生理感受。

问题来了,这是大家读书要注意的地方,后世一般讲佛学、讲修养多半被这些文字盖住了。他们偏重什么呢?偏重“不动心就是道”的观念,如同孟子说自己四十不动心一样。如果不动心就是道,那么,白痴、脑神经坏的人,乃至脑震荡活着躺在床上,什么都不知,那不是更好、更不动心?对不对?

“设得定而守愚闇证”。还有一种人,自己认为得道了,打坐一定好几天、几个月,实际上此定非真定,而是愚痴禅、凡夫禅;以为无念是定,实际上是大昏沉,所以叫“守愚”,守住愚痴境界。“闇证”,悟道本来清净光明,结果他证得黑漆桶一个,莫名其妙地只晓得坐,以为坐久了就禅。

几十年前我们看到有些修行人专修这种定法,一般叫顽空定,什么都不管,一切灭下去,一切不动念,久而久之,人慢慢变得没有记忆力,当场不起分别,看到人问你是谁,对人笑一笑。现代人碰到这样的人一定认为此人有道,样子也很好看,红光满面,俨然有道之士。佛说象这一类境界就属于顽空,冥顽不灵,灭久了之后,记忆力减退,什么东西都没有,如果认为这是禅,那错了!所以佛说:“彼圆觉性,非寂相故”。涅槃也翻成寂灭,但涅槃不是这个。这一类也不象罗汉有余依涅槃境界,这完全是一个观念,这个观念下意识认为一切灭完了就是道。后世有言,“莫道无心便是禅,无心犹隔一重关”,把灭绝一切当成无心,错误在这里。

解释得非常清楚,的确是名言。永明寿禅师说,上面我引证佛在《楞严经》、《圆觉经》所说的两段话,不但认为一切无著,放旷任缘是道的见解属于邪见,乃至一般学佛,认为一念不生,寂然不动即合于禅道之心,也是错的。实际上,一念不生、寂然不动的境界还是第六意识的境界,《瑜伽师地论》称为“无寻唯伺地”,心性不乱跳动,可是第六意识还有个东西在那里看住,等于黄龙南禅师描写参话头的境界:“如灵猫捕鼠,目睛不瞬”,形容得非常妙!他叫人家参话头用功,要用到这样专一的程度,这只是初步用功参禅的境界,并非这样就是禅。黄龙南禅师所形容的这种境界,就是《瑜伽师地论》所讲的“无寻唯伺地”,也就是小乘禅观经(禅观经有数本)所言“有觉无观”的境界。

去彼沉寂、生灭”,如果打坐什么都不想,呆呆的、糊里糊涂,以为这个就是道,那是沉寂境界。沉寂,也叫作昏沉,这个不是,要拿掉。那么,不在沉寂境界,在生灭心上求呢?我们的妄想就是生灭,这个念头去了,那个念头来,在这个念头上用心,或者念了多少佛、念了多少咒子、做了多少功夫,这都是生灭心。沉寂和生灭是两边,要离开两边,“去彼沉寂、生灭”。“却令想念,明想念动用,体自遍周”,张开眼睛,一脑子的思想妄念就是想念。除了上面的境界以外,你再也找不出一个境界来了。所以大家都想找空,实际上你坐起来有个空的境界,这个空不是沉寂,就是把想念压下去,那还是沉寂,再不然就在生灭中。譬如修止观的《六妙门》,入手方法是听呼吸,但是你们要注意!绝不能怪天台智者大师没有说清楚,只怪我们自己读经没有搞清楚。他告诉我们这是上座修止观以前,一个初步调心的法门,使你比较宁静。心里已经宁静,就不要再听呼吸了。呼吸是生灭来去的生灭法;你心跟着生灭法永远搞下去,搞到哪一天?搞到千生万劫也还在生灭法上。所以,修一切佛法是“过河需用筏,到岸不需舟”。开始上座,利用它调息、宁静,既已宁静就不理呼吸,进一步用别的方法,那就要观心了。你不这样走,不是在沉寂境界,就是在想念境界里,很难上得了路。如何去悟道呢?你要明白一切“想念动用,体自周遍”,想念动用生灭来去,是体上起用,等于一个平静的海面起的波浪,尽管波浪汹涌,它都是水变的。你要把它宁静回来以后,全波还是归到水,那个生灭动用的本体,永远是不变的。这个体在哪里?无所不在,无所在。“用而常寂,非更灭也”,这几个字最重要。为什么要怕起心动念?起心动念,用过便休。就象我们七点钟上课,一开始讲那么多话,诸位也用过了,用在听话,用了就没有了,你留也留不住。“用而常寂”,本来在寂灭中,“非更灭也”,用不着再用一个心去灭掉妄想,求一个定,盘腿打坐用功求空,用心去灭妄想求定。你又在生灭中了。“用而常寂,非更灭也”,并不是另外求一个空、灭。《华严经》所讲,普眼菩萨用有法,用有觉有观的作用来找不生不灭普贤自在的境界,那都错了,他永远找不到。

标签: 境界 入定 幻境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