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笔记(诺贝尔文学奖书单)

牵着你的手闯天下 诗词教学 8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的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2007年《金色笔记》《野草在歌唱》《特别的猫》【英】多丽丝·莱辛。 2008年《诉讼笔录》《战净》《流浪的星星》【法】勒克莱齐奥。 2009年《呼吸秋千》【德】赫塔·米勒(豆瓣评分:8.8)。 2010~2022 2010年《绿房子》《酒吧长谈》《世界末日之战》【秘鲁】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豆瓣评分:8.9.9.0)。

那些人才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的化学家、__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1907年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1865~1936)英国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营房谣》《七海》,小说集《生命的阻力》和动物故事《丛林之书》等。1907年作品《老虎!老虎!》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 “这位世界名作家的作品以观察入微、想象独特、气概雄浑、叙述卓越见长”。

部编版初二上册语文《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课件【三篇】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的化学家、**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

首届诺贝尔文学奖于1901年颁发。 以下是历届得主: 1901年 苏利·普吕多姆(1839~1907)法国诗人。《孤独与深思》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2年 特奥多尔·蒙森(1817~1903)德国历史学家。1902年作品《罗马风云》获诺贝尔文学奖。 1903年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戏剧家、诗人、小说家。

莫言父亲每次在学校拾馒头剩饭时,莫言很多同学眼里就是一个“丐帮帮主”,尽管是这样,莫言并没有因为同学的冷眼就一蹶不振。他的同学可能谁都没想到,就是他们眼中的丐帮帮主,几十年后,成为了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玛丽·居里 丈夫去世后,玛丽·居里的生命一度陷入了冰河状态。

1901年首届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是法国著名诗人、散文家苏利·普吕多姆。他获悉得奖消息后,在巴黎近郊的住处接受了记者的采访。当他知道自己所获得的奖金是写了35年诗的总收入的4倍以上时,显得异常惊喜。同时他表示,要拿出其中的一部分奖金资助那些苦于出第一本诗集的青年作者。

有哪些人获得了诺贝尔奖???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伦琴因发现X射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德国科学家贝林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和流传度有关系但不大,获奖可以提高作者的知名度,也是对作家的任可,但如果问一问莫言的获奖作品是什么估计大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会不知道。

1956年与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共同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 主要作品有《野草在歌唱》、《金色笔记》等。 莱辛语:让自己“从纷扰中,从情感麻木中,从虚伪中摆脱出来!”2006年,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是“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2005年,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

诺贝尔文学奖书单

《静静的顿河》米哈依尔·亚历山大维奇·肖洛霍夫的长篇小说《静静的顿河》分为四部分,分别于1928年、1929年、1933年和1940年出版。这部作品描绘了顿河地区哥萨克人的生活,肖洛霍夫因此获得了196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代表作:《战争》获奖理由:展现了新的起点、诗意的冒险和感官狂喜;作为探险者,发掘了隐藏于主流文明底部和外部的人性。15.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女)。

灵魂是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尽管宗教不断宣传灵魂地存在,但我们如何知道灵魂是否真的存在? 一系列新的科学实验有助于回答这个古老的精神问题。

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关闭的房间。”13. 2007年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1919— ),英国女作家,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品《金色笔记》(2007年获奖作品) 、《野草在歌唱》、《暴力的孩子们》、《简述下地狱》、《第五区域间的联姻》、《简·萨默斯日记》等。

孩子天天看起来很努力听课做笔记,考试却一塌糊涂,在假学习吗?

课后要把重点要点,及注意事项等及时整理一下,在做作业时,遇到类似的题型等,都可以及时补充到一起。学会总结,把知识点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获奖作品及获奖理由\x0d\x0a\x0d\x0a时间 获奖人 \x0d\x0a获奖作品 \x0d\x0a体 裁\x0d\x0a获奖理由 \x0d\x0a1901 [法]普吕多姆(1839-1907) \x0d\x0a孤独与沉思 诗散文\x0d\x0a“是高尚的理想、完美的艺术和罕有的心灵与智慧的实证” \x0d\x0a1902 [。

博士学位是我国的最高学位,如果你拿到了博士学位也就意味着你在该专业领域已经触碰到了人类的认知极限,甚至有所超越。

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戴蒙德与戴维格教授提出的DD模型,旨在揭示银行存在的意义及其导致挤兑现象的原因。这个模型简洁明了,摒弃了繁琐的数学语言,旨在以易于理解的方式阐述复杂经济学理论。设想在一个社会环境中,长期价值投资是获取收益的唯一方式,若中途撤回投资,不仅本金无法回收,收益也无从谈起。

你,是不是和我一样认为中国古代的历史是乏味和无聊的,都是朝代的兴盛到衰败,再到朝代的更迭?

1901年12月10日第一届诺贝尔奖颁发。德国科学家伦琴因发现X射线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荷兰科学家范托霍夫因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获诺贝尔化学奖。德国科学家贝林因血清疗法防治白喉,破伤风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5篇

【 #教案# 导语】《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二则外国消息的内容,进一步掌握消息的文体特点。

  2.体会二则消息迥异的语言风格。

  3.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作者的感情。

  过程与方法

  通过默读、品味、比较等多种方法,把握二则消息的主要内容和消息文体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感情态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人类精英对人类历史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激发对民族文化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5年,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什么是诺贝尔奖?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谁?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提问1:默读课文,把握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明确:时间:1901年12月10日;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提问3:你认为这则消息的背景部分可以删去吗?

  明确:不可以。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

  目标导学二:研读课文,体会情感

  提问4: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

  提问5:首届诺贝尔奖得主都有哪些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内做出了怎样的贡献?你认为他们配得上诺贝尔奖吗?

  明确:前两问参看课文第二自然段。第三问让学生各抒己见,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

  示例:我觉得他们完全配得上,比如伦琴,他发现了X射线,不仅在物理学上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医学上也有广泛应用,促进了医学的发展。至今医院里的透 视、拍片还在使用X射线。

  提问6:作者为什么要补充诺贝尔奖基金管理和评议权归属等内容?

  明确:作者这样写,意在表明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表达作者对诺贝尔的敬意,期待诺贝尔奖在人类进步中发挥重要作用。

2.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教学目标

  1、准确把握新闻的六要素,进一步掌握消息文体特点。

  2、培养学生朗读技巧,体会新闻语言的真实性、准确性。

  3、了解伦琴等人所作出巨大贡献,体会诺贝尔宽广胸怀。

  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新闻六要素,掌握新闻文体特点。

  难点:提高朗读技巧。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2012年,中国文学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中国医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医学奖,成为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那些人才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这则消息。

  2、文学常识。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的化学家、硝化 甘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于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于1901年首次颁发。在诺贝尔奖颁发,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让我们看看课外阅读材料。

  补充材料一: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2001年,老舍先生的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舒乙向外界披露了“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老舍得到”的内幕。舒乙透露,在入围者到了最后5名时还有老舍,最终,秘密投票结果的第一名就是老舍。那年,瑞典方面通过调查得知老舍已经去世,于是日本的川端康成获奖。

  1987、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终审名单之中,沈从文均入选,而且沈从文是1988年中最有机会获奖的候选人。当时学院中有强大力量支持沈从文的候选人资格。但可惜的是,沈从文于1988年5月10日去世,因此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补充材料二:最“省事儿”的诺奖得主

  1901年,X射线发明人德国科学家伦琴收到一封来信,信中邀请他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这位教授随即回复了一封出人意料的回信,信上说:斯德哥尔摩路途遥远,需向校长请假才行,麻烦得很,将奖牌与奖金寄过来行不行?瑞典的答复是:奖牌不能寄,还是跑一趟吧。伦琴无奈地来到了斯德哥尔摩,但他领到奖金与奖牌后就即刻打道回府,连获奖后例行的讲座也取消了。

  补充材料三:最“奇葩”的诺奖得主

  201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彼得·希格斯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奇葩人物,他至今都不用手机,以至于他未能在第一时间获悉自己获奖的消息,而是从邻居的祝贺中得知自己获奖的事情。

  3、默读课文,把握消息六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时间:1901年12月10日;

  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4、大声朗读第一自然段,找出文段中能体现出新闻语言准确性的词语。

  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每年发给那些在过去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明确:“首次、每年、”这些词语体现出文章语言的准确性。

  5、看屠呦呦2015年诺贝尔奖领奖视频,读第二段,小组成员之间讨论概括诺贝尔奖是发给哪两类人?互相用颁奖者的语气读第二自然段.

  明确:每年的诺贝尔奖发给过去一年里,为了世界科学的进步,为了世界和平的维护,做出的贡献;指导朗读:用奥斯卡颁奖音乐做背景,指导男生读获奖人名部分,女生读成就描述部分,教师读旁白。

  6、第三第四自然段的内容和新闻的标题无关,你认为可以删去吗?

  明确:不可以。第三自认段补充背景部分,交代了诺贝尔奖资金的来源以及诺贝尔奖评议权归属,可以显示诺贝尔奖评审的公平公正;第四自然段介绍了诺贝尔奖奖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与奖项评议权的分离,更有利于读者了解和认识诺贝尔奖,从而增强了新闻内容的真实性。

  7、反复研读诺贝尔遗嘱,结合课外材料,体会诺贝尔的伟大襟怀。用句式说话“我看到了一个______的诺贝尔”。

  文段:诺贝尔的遗嘱里面说:“诺贝尔奖发给那些在过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方面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材料一:诺贝尔虽然成了大富豪,可他和妻子、儿女的生活依然与过去一样,从不奢侈浪费。他经常把大笔款项捐给慈善事业,毫不吝啬。诺贝尔慷慨大方之名,很快传遍了各地,因此要求他帮助的穷人络绎不绝,但诺贝尔从不厌烦,总是尽力帮助他们。这样一来,每天都有大群的贫民等候他救济,诺贝尔深感为难,感到招架不住了。他写信给哥哥谈起这件事:“我每天光是收到的求助信,就不下20封,估计每天支出的救济费约2万克郎以上。一年下来就得花去700多万克郎。

  材料二:诺贝尔多才多艺。他自幼喜爱文学,平时工作再忙碌,他也要偷闲阅读小说和作诗。他更喜欢哲学,他说:“饭可以不吃,哲学书不可不读。”正是哲学的思辨和文学的想象力,推动了他的科学发明。他喜欢易卜生的戏剧,他和法国大文豪雨果的交情也不错。他不但经常写诗,30岁那年还写了一部名为《兄弟》的小说,后来又写过一部《非洲的光明时代》的历史小说。1885年,诺贝尔还写过一部《专利病菌》的喜剧,1896年临去世前,又完成一部叫《报应》的悲剧。

  材料三:诺贝尔在读小学的时候,成绩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总是由一个名为柏济的同学所获得。有一次,柏济意外地生了一场大病,无法上学而请了长假。有人私下为诺贝尔感到高兴说:“柏济生病了,以后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属了!”诺贝尔并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将其在校所学,作成完整的笔记,寄给因病无法上学的柏济。到了学期末,柏济的成绩还是维持第一名,诺贝尔则依旧名列第二名。

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通过新闻事实传达出的观点。

  2.理清课文的新闻要素,了解消息在写作方式和语言等方面的主要特点。

  3.学习消息的“倒金字塔结构”。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可由学生介绍诺贝尔导入,也可由2015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导入,或者由复习消息的一般知识导入。

  2.学习字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己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词。

  重点词语:

  颁(bān)发:发布或授予奖状、勋章等。

  遗嘱(zhǔ):指人在生前或临终时嘱咐处理死后各事的话或字据。卓(zhuó)有成就:有很突出的成就。卓,高超。

  颇(pō):相当地,很。“颇”还有“偏”“不正”的意思,如“偏颇”等。建树:建立的功绩,取得的成就。注意不要写成“建数”。

  仲(zhòng)裁:双方争执不决时,由第三方居中调解,作出裁决。法律上特指发生纠纷者将纠纷提交非司法机关的第三方审理,由其作出对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以解决纠纷。

  拨款(kuǎn):拨给钱款。注意不要写成“拔款”。巨额(é):巨大的数额。

  利息:因存款等得到的本金以外的钱。

  字形辨析与词义辨析:

  遗—遣  渗—掺  即—既  裁—栽—载

  贡献—奉献  成就—成绩  评定—评议—评论

  3.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教师采用播音的形式范读这则消息,学生听读,也可以指导学生范读。

  听读之前,教师提出正音要求:注意还有哪些字词的读音是自己拿不准的,边听边标好拼音,或者圈画出来请教老师和同学。提出阅读任务:根据上节课所学的有关消息的知识,找出本则消息的要素和结构中的“背景”部分。

  (2)初步理解。学生互相交流后,师生共同明确阅读任务,特别是要明确第4段是背景部分。

  4.重点研读,深入思考。

  (1)让学生思考:主体部分已经把消息的主要内容概括完整了,为什么还要写第4段,这一段可否删去?

  教师点拨:文章的第4段是背景部分,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暗含评奖客观公正的意思,也说明奖金确实是发给了那些“为人类做出贡献的人”。

  (2)让学生将自己所搜集的诺贝尔的资料与这则消息结合起来阅读,说一说诺贝尔是个什么样的人。言之有理即可。

  5.比较辨析,体会语言。

  设问:本文怎样体现了消息语言的准确性?要求学生在文中勾画出具体词句,自行批注,之后四人一组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在学生交流中教师就以下内容作随机指导。

  第一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今天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明确:“首次”说明了这是第一次颁奖,如果去掉,体现不了消息语言的准确性。

  第二句:根据诺贝尔的遗嘱,诺贝尔奖由4个机构(瑞典3个,挪威1个)颁发,从按诺贝尔遗嘱建立的基金中拨款。

  明确:“根据”一词准确地说明了实施及颁发诺贝尔奖的依据;同时,运用数字也准确说明了不同国家颁奖机构的数量。

  第三句:德国的伦琴(物理学奖),他发现了X射线;荷兰的范托夫(化学奖),他发现了化学动力学定律和渗透压定律;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成就。

  明确:评价贝林的研究成果是“卓有成就”,普吕多姆的诗歌创作是“颇有建树”,语言极有分寸,准确平实。

  6.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1)从报纸或互联网上选择一则有一定篇幅的消息,标示出其结构的各部分,看看它是不是使用了“倒金字塔结构”。

  (2)如果这则消息使用了“倒金字塔结构”,想一想各部分内容之间有什么关系;如果没有,想一想能否用倒金字塔结构来改写。

4.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

  2.能根据新闻的结构理清课文的内容和层次。(重点)

  3.认真阅读课文,培养学生快速、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难点)

  4.养成阅读新闻的习惯,关注社会生活和时代变迁。(素养)

  二、新课导入

  在世界科学,有这样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不仅把自己的毕生精力全部贡献给了科学事业,而且还在身后留下遗嘱,把自己的遗产全部捐献给科学事业,用以奖励后人,勇攀科学高峰。今天,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科学奖,已成为举世瞩目的荣誉奖。这位伟人就是诺贝尔。那么关于诺贝尔奖首次颁发的时间、获得者、颁发机构、地点等等,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从一则新闻《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寻求答案吧!

  三、背景知识

  1、有关作者简介

  《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百年好文章——路透社新闻佳作》。

  诺贝尔(1833-1896):瑞典化学家,工程师。诺贝尔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100多种发明,但他最突出的是发明炸药。他一生致力于炸药的研究,因发明硝化 甘油引爆剂,硝化 甘油固体炸药和胶状炸药等,被誉为“炸药大王”。

  路透社:世界上最早创办的通讯社之一,目前英国的通讯社和西方四大通讯社之一。路透社是世界前三大的多媒体新闻通讯社,提供各类新闻和金融数据,在128个国家运行。(世界多媒体新闻通讯社:美联社【美】、路透社【英】、法新社【法】、塔斯社【俄】、共同社【日】、德新社【德】、中新社【中】、新华社【中】等)

  2、创作背景

  1867年 ,瑞典化学家诺贝 尔发明了黄色炸药,取得了在许多国家生产黄色炸药的专利。以后他又发明了更安全可靠威力更大的胶质炸药,接着又研制无烟火 药。因毕生从事科研和火 药的研制,终身未娶、无儿无女,晚年立下遗嘱,将全部不动产进行投资,作为基金,设立诺贝尔奖金。1901年12月10日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首次颁发了诺贝尔奖。

  诺贝尔奖颁发,发生了一些有趣的事,让我们看看课外阅读材料。

  补充材料一:▲最“省事儿”的诺奖得主

  1901年,X射线发明人德国科学家伦琴收到一封来信,信中邀请他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诺贝尔物理学奖。而这位教授随即回复了一封出人意料的回信,信上说:斯德哥尔摩路途遥远,需向校长请假才行,麻烦得很,将奖牌与奖金寄过来行不行?瑞典的答复是:奖牌不能寄,还是跑一趟吧。伦琴无奈地来到了斯德哥尔摩,但他领到奖金与奖牌后就即刻打道回府,连获奖后例行的讲座也取消了。

  补充材料二:▲错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

  2001年,老舍先生的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舒乙向外界披露了“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被老舍得到”的内幕。舒乙透露,在入围者到了最后5名时还有老舍,最终,秘密投票结果的第一名就是老舍。那年,瑞典方面通过调查得知老舍已经去世,于是日本的川端康成获奖。

  1987、1988年诺贝尔文学奖终审名单之中,沈从文均入选,而且沈从文是1988年中最有机会获奖的候选人。当时学院中有强大力量支持沈从文的候选人资格。但可惜的是,沈从文于1988年5月10日去世,因此与诺贝尔文学奖失之交臂。

  补充材料三:▲最“奇葩”的诺奖得主

  201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彼得·希格斯教授就是这样一个奇葩人物,他至今都不用手机,以至于他未能在第一时间获悉自己获奖的消息,而是从邻居的祝贺中得知自己获奖的事情。

  3、文体知识

  四、基础巩固

  1、读准字音,记准字形,给加点的字注音。

  拨款(bō) 逝世(shì) 颁发(bān) 遗嘱(yí) 渗透(shèn) 卓有成就(zhuó) 仲裁(zhòng)

  2、记住重点词语的词义。

  建树:在事业上有很大的成就或表示建立不朽的功勋。

  卓有成就:有突出的成绩,成就。

  遗嘱:人在生前或临死前用口头或书面形式嘱咐死后各事应如何处理。

  颁发:授予,分发某一样东西,比如勋章,奖状等。

  五、课文解析

  (一)整体把握

  1.这则消息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分别是什么?

  时间:1901年12月10日;

  地点:瑞典的斯德哥尔摩;

  人物:瑞典国王和挪威诺贝尔基金会;

  事件:首次颁发诺贝尔奖。

  2.“路透社斯德哥尔摩1901年12月10日电”属于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

  这是新闻的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时间,表明消息材料真实可靠,报道及时。

  3.文章开头一段交代了哪些信息?有什么作用?

  4.主体部分讲了哪些内容?

  课文的第二、三、四段是新闻的主体部分,交代了首届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及所获奖项;诺贝尔奖的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诺贝尔奖的资金来源;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等。主体部分讲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及其贡献,诺贝尔奖颁发的机构、时间及地点,诺贝尔奖的奖金来源及评审权等消息背景。

  (二)深度研读

  1.课文主体部分为什么要一一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呢?

  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准确性;另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还因为“列举获奖者的国籍、姓名、奖项和所做贡献”是新闻的重点,所以要详写。

  2.最后一段交代新闻背景,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的来源,补充说明资金管理权和评奖的分离。你觉得作者这样交代用意是什么?

  进一步介绍颁奖资金来源,目的是让我们读者更清楚明白地了解,诺贝尔奖的巨额资金来源于诺贝尔发明的多种炸药所获得的巨额收入,消除了读者心中的疑问;补充说明两权分离,是为了表明诺贝尔奖的公正、公平性。

  3.主体部分详写了什么内容,略写了什么内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主体部分详写了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情况,略写了颁奖机构,时间和地点,还略写了资金来源和两权分离。

  详写一方面是表明新闻事实的翔实、准确,另一方面是首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这些情况是整篇新闻要报道的重点,能更好地突出中心,所以要一一列举,进行详写;而其他方面,如颁奖机构、时间、地点和资金来源不是新闻的重点,只需交代清楚,做相关补充即可。

  4.品味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德国的贝林(生理学或医学奖),他在血清疗法的研究方面卓有成就。

  卓有成就指贝林在血清疗法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很突出,用在这里表明对贝林在医学方面取得成就的认可和肯定。

  法国的普吕多姆(文学奖),他在诗歌创作方面颇有建树。

  颇有建树的“颇”在这里指“很,相当”的意思,在文中指普吕多姆在诗歌创作方面造诣很深,成果丰硕,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理所应当的。

  六、课堂总结

  这篇新闻所报道的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的具体情况。文中详细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同时也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地点等等,这篇新闻事实准确,内容详略得当,是新闻中的佳作,希望同学们以后养成阅读新闻的良好习惯,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平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1896年,诺贝尔在意大利与世长辞。临终时,他把毕生发明所得的积蓄,全部奉献出来,以每年的利息作为诺贝尔奖的奖金,让我们来听一听诺贝尔临终前的遗言吧:全世界爱好科学并愿意献身科学的朋友们:生命对于我来说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在科学这个神奇的世界里,我遨游了一辈子,发现里面的奥秘太多了。研究它,掌握它,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恩惠,希望大家继续研究下去,区区200万英磅的利息,虽微不足道,但愿意为行走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之路上的你助上一臂之力。诺贝尔在九泉之下感谢你们。

  当听到这儿的时候,你心中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5.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教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新闻的基本结构与基本要素。

  2.学习通过新闻的基本要素和结构快速提取新闻事实,读懂消息。

  学习重点

  1.新闻的基本结构与基本要素。

  2.通过新闻的基本要素和结构快速提取新闻事实,读懂消息。

  学习难点

  通过新闻的基本要素和结构快速提取新闻事实,读懂消息。

  学习过程

  活动一、略读文章,概括大意

  检测学生阅读新闻的能力,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略读、浏览等方法阅读实用性文体,每分钟500字。本文510字,如果了解新闻的文体特征,1分钟完全足够。教师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逐步引出新闻的文体知识。

  活动二、阅读,凝练语言

  3分钟,熟悉消息内容,尝试用短句或短语概括消息主要内容。

  活动三、精读文章,概括段意

  分别概述文章每一段的内容,思考标题和内容、内容和内容的关系,并用简单的图示标明

  第1段交代颁发机构、时间以及颁发对象;第2、3段详细介绍了获奖人物及颁奖的机构、时间和地点;第4段进一步介绍资金来源及资金管理权和评奖权的分离。

  活动四、自我总结,掌握结构

  补充三篇结构清晰的消息,让学生对四篇消息进行横向比较,分析总结消息在结构上有哪些相同之处。

  标题——高度概括消息的主要内容,呈现最关键信息。

  结语——般指消息的最后一句或最后一段话,是消息的结尾,交代事件的结果,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总结:

  具体了解新闻事件——关注主体(有时主体中也有背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