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
每周读完一本书:《万历十五年》——读完成为明史专家? 我一直在思考,如果我每周能够读完一本书,每本读完后,写几百字的读后感,我能否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呢?
抗倭英雄——戚继光:戚继光(1527~1588) 中国明代军事家,抗倭将领。字元敬,号南塘 ,晚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
诸葛亮是在河南南阳躬耕的.诸葛亮躬耕地是千年历史疑案。依我之见,躬耕于南阳卧龙岗是一个不容争辩的历史事实。
六安地属皖西,它处于长江与淮河之间,地理位置优越,所以很早就曾在此建立县治,因此,它有着悠久的建制史,因为悠长的建制史,六安有着很多名人曾诞生于此。
俞大猷的墓葬在福建泉州哪里?
先来说结论,俞大猷的墓葬在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磁灶镇苏垵村北,墓碑上面写着“皇明都督虚江俞公墓”,是福建省级文化保护单位。
泉州茶文化荟萃百家精华,极具地方特色,被誉为“中国茶文化的精品”,在安溪产茶已逾千年,勤劳的安溪茶农,不仅培育出了驰名中外的名茶安溪铁观音。
首先回答题主问题,谭纶和戚继光是上下级关系,谭纶是戚继光的上级,虽然谭纶没有戚继光有名,但在明朝的朝堂之上,谭纶的官位更高。
在明朝万历八年,即1580年,俞大猷于家中安然离世,享年七十八岁。尽管年事已高,他却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仍致力于军事训练,展现出对职责的坚守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的离世得到了朝廷的认可,被赐予祭葬仪式,并追赠为左都督,得到了“武襄”的谥号,以表彰他的英勇和功绩。
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的坟墓在晋江磁灶镇哪个村庄
俞大猷墓在晋江市磁灶镇苏垵村北。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军事家、武术家、诗人、民族英雄。
贤良祠(清):安溪县湖头镇,1991年3月公布。 22.东关桥(南宋):永春县东平镇东美,1991年3月公布。
俞大猷在嘉靖十四年以一篇深刻策略论文《安国全军之道》夺得武进士第五名,负责金门和同安的防务,因救济饥民而被尊称为“俞佛”。他的军事生涯中最杰出的贡献在于领导抗倭斗争,与戚继光合作,于嘉靖三十一年在浙东、苏南大败倭寇,平定了当地倭患,因功升任副总兵和浙江总兵。
为官清廉正直,不知逢迎赠贿予东厂,遭构陷入锦衣卫诏狱数月,为戚继光、胡宗宪救出,俞因此郁郁以终。卒后,赠左都督,谥武襄。为了纪念俞大猷抗倭的成就,现浙江丽水有一条街道以俞大猷的名字命名:大猷街。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的俞大猷墓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古人常以“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以比喻功夫了得,这句古话也高频地出现在戏曲、小说、影视作品里,那么被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十八般武艺”。
俞大猷墓地
在福建省晋江市磁灶镇苏垵村北,你会发现一座历史悠久的墓地,它是明朝名将俞大猷的安息之地。这座墓地坐南朝北,采用了坚固的砖结构,并包裹着三合土,显得庄重而肃穆。墓碑是用白色石料制成,正面刻有楷书铭文,清晰地写着“皇明都督虚江俞公墓”,令人对这位古代英雄充满敬意。
俞大猷的生平事迹和遗物,广泛地留存在泉州、闽南等地,如泉州的华侨职业中专学校就是都督府遗址,其巷名依旧为“都督第巷”。在晋江磁灶镇苏垵村,俞公山(又称卧牛山)是他的陵寝,墓前立有石马、石虎、石羊等石雕,以及威武的石将军,展现了他生前的威严。
有,以下己任肯定做过总兵的位置。俞大猷 俞大猷(1503~1580),字志辅,号虚江,出生于泉州河市,是明嘉靖时期著名爱国将领、抗倭民族英雄。俞大猷一生戎马,最主要功绩是领导抗倭斗争。俞大猷多才多艺。他创造一套用楼船歼灭倭寇的海战战术,还发明了一种陆战用的独轮车。
俞大猷,明代抗倭名将,其姓名读作[yú] [dà][yóu],字志辅,别名逊尧,号虚江,是来自福建泉州的杰出军事家、武术家和民族英雄。他的生涯几乎与倭寇战斗,领导的“俞家军”以其强大战斗力闻名,甚至能震慑敌人,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共同荡平了倭寇的祸患。
同样都是抗倭名将,为什么戚继光比俞大猷出名?
俞大猷对打击倭寇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生前就有人给他建立生祠。1994年,镇海中学扩建田径场拆迁周围民宅时,发现了俞公祠遗址和石碑。1996年,经镇海中学负责整修的梓荫山一改原城区孤丘面貌,成为全省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1996年,俞大猷生祠碑四方移植于镇中梓荫山东北麓,并新建俞大猷纪念碑亭。同年,随安远炮台等镇海口海防遗址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历八年(1580年),俞大猷连续上疏三次,请求告老还乡,不久病死。
1、重文轻武的政策所致。在重文轻武的传统下,武官的战绩往往取决于庙堂笔墨,武将若想获得晋升,就不得不依附于文官为主的权贵集团,懂得人情世故。年轻的戚继光,心思活络,情商极高。
他极为了解官场上,迎来送往背后的门道,因此哪怕他再无奈,他也会在抗倭之余,打点人情世故。俞大猷也许是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这位大将身上有些君子的自傲,再加他性情耿直,从不肯委曲求全。“四为参将,六为总兵,两为都督”的背后,是“七次屈辱,四次贬官,一次入狱”。
2、性格使然,或者说俞大猷情商不高,不会做人,或者说不会讨好上司。年轻的俞大猷总是有满腔的热血等着去挥洒,他想要血战疆场,报效国家。所以由武举会试而当上金门千户的俞大猷,他坐不住了。在这个地方呆了五年之久,却根本没有上战场的机会。热血未冷的俞大猷,怀着自己的信念给自己的上司写了两封信。一封《上佥宪伍山陈公条陈用兵二弊二便书》,一封是《又呈画处官澳三策》。他的请求并没有得到上司的认同,反而觉得官威受损,因此俞大猷被杖责免职。这样的情况不是第一例,而是伴随着俞大猷在官场的一生。所以俞大猷并不得上司喜爱,没有戚继光会做人。
二、两人简介:
1、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一说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微山县鲁桥镇)。明朝抗倭名将。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虐沿海的倭患,确保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又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蒙汉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和十四卷本《练兵实纪》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修议。
同时,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路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的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
2、俞大猷(1503年-1579年),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晋江(今福建泉州)人。明代抗倭名将。
俞大猷一生几乎都在与倭寇作战,战功显赫,他所率领的“俞家军”甚至能将敌人吓退,与戚继光并称为“俞龙戚虎”,扫平了为患多年以及趁机作乱的伪倭寇。俞大猷虽然战功累累,却经常被弹劾而遭到免官,甚至多次被他人冒领军功,但俞大猷却从来不会计较,仍旧全力打击倭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