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为何对万历皇帝如此苛刻,但自己却大肆享乐?
为人师表,关键要做到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对学生讲的是一套,自己做的是另一套,教出来的学生就会怀疑老师说教的正确性,而导致学生走向相反的叛逆方向。
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张居正的改革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就算是给了一些贪官活路,但是人心是不满足的,由俭入奢容易,由奢入俭难,本来可一个贪一万两。
明万历初年的张居正,是载誉青史的改革家,在十年首辅任内,扶持十岁幼帝推行新政,把混乱衰败的明朝治理得国富民安,史称“救时宰相”。
张居正对小皇帝万历确实严传深教,铁面无私,正是积于居正在穆宗时为帝师,李太后亦大为敬仰张居正的博才多学,堪当大任。
张居正生前干了一番改革事业,反贪和取消赋税特权的改革冲击了皇权,得罪了官僚特权阶层,得罪了阻碍他改革的官场势力,因此万历皇帝厌恨张居正。张居正逝世后的第四天,御史雷士帧等七名言官弹劾潘晟,神宗命潘致仕。潘晟乃张居正生前所荐,他的下台,标明了张居正的失宠。言官也把矛头指向张居正。
他看着张居正掌控着国家的局面,所以他一直都仇恨在心。
万历皇帝是怎么废除张居正新法的?
这主要涉及到万历皇帝与张居正的恩怨情仇。先说一下张居正。 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祖籍湖广江陵。少年时代即聪慧过人,被人们称为“神童”。
但瑕不掩瑜。万历皇帝之所以恨他,有两大原因,一是因为张居正身为人臣,威望和影响力太大,某种程度上对皇权不利。二是因为张居正在万历皇帝幼年时,曾扮演过严厉的“帝师”角色,万历皇帝童年时就对张居正的严格管教极为不满。
张居正死后遭到万历的报复,我觉得很有很能就是万历出于对他的恨,从小万历的心中就埋下了对张居正的恨。还有万历嫉妒张居正。作为一个皇帝怎么可能会嫉妒一个臣子呢?因为万历稍微懂事一点的时候,就明白了皇权的重要性,而这个时候张居正在百官的心中还是有很高的威望的。
张居正对明朝的改革是有史可查,甚至能够在应对各种执政难题面前做到近乎满分的程度。 很遗憾,万历注定和他的老师张居正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万历是张居正的逆反吗?
张居正万历老师,万历童年的阴影,长大后还管着他,导致他当皇帝都不痛快 老师管得太严,学生产生叛逆心理。
即使他年纪尚小的时候还可以忍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为一国之君的万历却受着三个人的压制,自然不免对这三个人怀恨在心。所以,张居正一死,冯保接着倒台,而没有内相和外相的支持,李太后此时也拿神宗没办法了,所以万历便翻了身。
张居正培养幼年的万历帝时对其寄予厚望,以期将来成为一代圣主明君,用近乎苛刻的方式教育,在年幼的万历帝心中甚至留下阴影,张居正死后,又暴露了他私德有亏,与教育万历帝时灌输的信念几乎是对立性的,又催毁了万历帝的信念,万历帝岂能不恨张居正。
张居正作为内阁首辅,万历的人生导师,万历要在他死后这样打击他,原因也是有一下三点:1.张居正还在世的对万历要求太严格,处处打压万历,使得万历心生仇恨。2.自己的亲生母亲,也就是皇后也整日教导万历要听张居正的,因此也是对张居正产生反感的一个原因。
为何李太后恨毒一代名相张居正?张居正是如何妙用对手的?
李太后不能算是恨张居正,所有的行为应该是环境和身份的的转变的必然行为!这主要是由李太后的性别、身份一级身份特点决定的!
第一,张居正上位之路得罪了很多人。第二,张居正改革损害了别人的利益。第三,张居正被万历所憎恨。第一 张居正的上位之路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也是通过不断地打击政敌,甚至还与太监合作才成为了首辅。所以,在这一个过程当中,张居正必然得罪了大量的人。
他又对权贵们处罚颇重,这些权贵们对张居正也恨之入骨。在万历帝亲政之前,张居正作为李太后的心腹,常常进宫商议要事,李太后年轻寡居,再加上张居正又长得一表人才,这些权贵们便造谣说张居正与李太后有暧昧,而且四处宣扬。古代人也喜欢听八卦,就这样,这个八卦传到了小万历帝耳中。
万历皇帝对张居正的打击,明显是出于一种挟私报复。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了,朝野一片议论之声。
大臣们反对,再奏,万历以不上朝应对。最后的决定权在皇帝,皇帝不上朝一是逼大臣就范,二是躲清静,不再听烦人的奏疏。为此万历长达二十多年不上朝。万历至死也没斗过大臣,长子朱常洛最终被立为太子,继承了皇位。
可以说万历皇帝和张居正的关系经历了蜜月期到隔阂期再到最后彻底的决裂!
张居正经历了几个皇帝
张居正生活在明代嘉靖、隆庆、万历三个朝代。 张(1525年5月26日—1582年7月9日),男,汉族,叔侄,号太岳,幼名桂,湖广靖州魏郡人 生于江陵县,人称“张江陵” 明朝的政治家、维新派和内阁首辅朱翊钧推行“万历新政”,史称“张变法”。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 隆庆元年(1567年),任吏部左侍郎、东阁大学士,后移至内阁任第二辅,任吏部尚书、谏议殿大学士。 隆庆六年(1572),高拱为内阁首辅,晋中极殿大学士。军政大事都由张掌管,他担任内阁首辅长达十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财政上,清田,实行“一鞭法”,汇总税役,都是用银子支付的。“太仓小米可撑十年,宙斯积金至四百余万”;军事上,戚继光和李被任命为城北,凌和尹正茂被用来平息西南叛乱。官场上,实行全面核名,采取“考试法”来考核各级官员,“虽在万里之外,落魄夕追”,这种官制令人肃然起敬万历十年(1582年)六月卒,享年58岁,被献与朱郭,杀文忠(后两人都被带走)。 明朝唯一一位生前被授予师徒称号的文官。 他死后被明神宗没收,1622年明熙天启二年恢复名誉。 著有《章太炎文集》,直接解读书籍经典,皇帝镜插图。
张居正一生经历了明代的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张居正(1525年5月26日-1582年7月9日),男,汉族,字叔大,号太岳,幼名张白圭,湖广荆州卫军籍。生于江陵县,故称之“张江陵”。明朝政治家、改革家、内阁首辅,辅佐明万历皇帝朱翊钧进行“万历新政”,史称“张居正改革”。
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隆庆元年(1567)任吏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后迁任内阁次辅,为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隆庆六年(1572)代高拱为内阁首辅,晋中极殿大学士,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任内阁首辅十年,实行一系列改革措施。财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总括赋、役,皆以银缴,“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军事上,任用戚继光、李成梁等名将镇北边,用凌云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乱;吏治上,实行综核名实,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
万历十年(1582)六月病逝,享年五十八岁,赠上柱国,谥文忠(后均被褫夺)。明代唯一生前被授予太傅、太师的文官。死后被明神宗抄家,至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恢复名誉。著有《张太岳集》、《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