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学出自徐干《中论·治学》。
《治学》原文如下: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治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蒙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辨矣。学者,心之白日也。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
息辩 作者:赵蕤 (议曰:夫人行皆着于迹,以本行而征其迹,则善恶无所隐矣。夫辩者焉能逃其诈乎?)《中论》曰:“水之寒也,火之热也,金石之坚刚也。彼数物未尝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着乎其体。”(故曰:使吾所行之信,如彼数物,谁其疑之?
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中论(第一卷)》中的原文注释总结如下:不生:原文:不生者。生相决定不可得故不生。不灭:原文:不灭者。若无生何得有灭,以无生无灭故。不常不断:原文:法若实有则不应无。先有今无是即为断。若先有性是则为常。是故说不常不断。
君子非其人则弗与之言是什么意思 “君子非其人则弗与之言”的大意是:“君子面对的如果不是施教的对象,就不要与他谈论事情”。这句话强调君子施教需依对象而定内容及方式。“君子非其人则弗与之言”出自徐干撰写的《中论》 贵言 第六。
中论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征。水之寒也,火之热也,金石之坚刚也,此数物未尝有言,而人莫不知其然者,信著乎其体也。使吾所行之信若彼数物,而谁其疑我哉?今不信吾所行,而怒人之不信也,犹教人执鬼缚魅,而怨人之不得也,惑亦甚矣!
“君子非其人则弗与之言”的大意是:“君子面对的如果不是施教的对象,就不要与他谈论事情”。这句话强调君子施教需依对象而定内容及方式。“君子非其人则弗与之言”出自徐干撰写的《中论》 贵言 第六。
中论治学(节选)如下: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也者,所以疏神选思,治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蒙末知。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别群物斯辨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释义:因缘所生法就是世间的一切有为法都是因缘所生,并不存在永恒不灭的自性。后面的空、假、中道义就是所谓的空观、假观、中观。出处:《中观论》作者:龙树 原文:众因缘说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 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什么叫功德主?
功德主指:佛教中称进行布施的人。即供养佛、法、僧三宝的施主、檀越。在佛门中,布施净财者为功德主,发心作务或热心接引他人入佛门,使佛教蓬勃发展者,亦可称为功德主。关于功德布施的价格:随喜功德,无规定金额。
脏腑的功能也靠升降维系,如脾升胃降、肝升肺降、心火下达、肾水上腾等。可见,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神机、气立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是相互渗透,密切相关的。
典论论文原文及译文如下:原文: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傅毅之於班固,伯仲之间耳;而固小之,与弟超书曰:“武仲以能属文为兰台令史,下笔不能自休。”夫人善於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里语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患也。
我没看过庄子的学说,更没有看过他的巜齐物论》,但通过他的这句话和看到说他写了巜齐物论》。从他写了《齐物论》,就可以知道他这句话的意思,还有他的为人。
治学原文及翻译
不是这树生长之地,此树长不话。不是这人的话不要听。
名称是由真实而来的,不是真实的人或物不能命名,名是圣人用来判定人或物是真实的手段,名就是真的意思。
《治学》原文如下:
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哉?学也。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治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蒙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辨矣。学者,心之白日也。
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夫听黄钟之声,然后知击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
《治学》译文如下:
从前的君子,能够成就高尚的道德品行,身体死亡而名声不朽,是什么原因呢?那就是学习。学习是用来通明精神、畅达思想、修养品性的手段,是圣人最为看重的事情。人刚出生的时候,处于蒙昧的状态,就好像珍宝放在暗室里,太阳的光辉一照进来,各种东西都一目了然。
学习就好像是修整装饰,器物不加修饰,就无法获得美丽的外观;人不学习,也就无法拥有美好的品德。具有了美好的品德,才可以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器物做得美观好看,才可以供奉给神祇祖先。
徐干
徐干 (170-217年),字伟长,北海郡剧县(今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朱里镇会泉庄)人。东汉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诗人,“建安七子”之一 。自幼勤奋好学,博闻强识。曹操平定北方后,担任司空(曹操)军谋祭酒掾属,转任五官中郎将(曹丕)文学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