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七子名词解释(建安七子是哪七子?)

眼观世俗人终散 诗词大全 5

建安七子名词解释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建安七子是指:应玚、王粲、刘桢、阮瑀、徐干、陈琳、孔融。应玚 应玚,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建安七子是汉末建安(献帝年号)时期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七人的合称。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

建安七子是指中国东汉末年时期的七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们在政治、文化和军事等方面都有卓越的才能和影响力。

第六章 建安文学名词解释 三曹:汉魏间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的并称.他们以显赫的政治地位与杰出的文学才能著称于世.他们在诗歌中抒写自己的政治抱负和乱离的社会场景,悲歌慷慨,是汉魏风骨的代表诗人。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为什么被称为建安七子?

建安七子(又称邺中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七位文学家的合称。

汉 末 建安 ( 献帝 年号)时期 孔融 、 陈琳 、 王粲 、 徐干 、 阮瑀 、 应瑒 和 刘桢 七人,同时以文学齐名, 曹丕 《典论·论文》云:“斯七子者,於学 无所 遗,於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於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后又增谢榛、吴国伦。后谢榛与李交恶,被黜,余日德、张佳胤加入。3.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优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建安七子(又称邺中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220年)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七位文学家的合称。

建安七子是哪七子?

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始于196年,终于220年。 建安七子,便是建安年间、汉魏之际最有名的七位文人的合称。

建安七子,指的是孔融、陈琳、王粲、沒瑀、应砀、刘祯七人。

建安文学名词解释是:建安文学是汉末建安至魏初时期的文学。主要代表作家为“三曹”即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即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瑒、刘桢,以及女诗人蔡琰等。

建安七子名词解释如下: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年—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被排除在外,于是余日德和张佳胤成为后七子的新成员。3.建安七子,指的是东汉建安年间(196—220年)七位杰出的文学家,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这七位才子,大致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操父子之外的卓越文学家。因此,“建安七子”这一称谓,得到了后世广泛的认可。

建安七子名词解释

建安七子名词解释如下:

建安七子,是汉建安年间(196年—220年)七位文学家的合称,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

“七子”之称,始于曹丕所著《典论·论文》:“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

七子中除了孔融与曹操政见不合外,其余六家虽然各自经历不同,但都亲身受过汉末离乱之苦,后来投奔曹操,地位发生了变化,获得了安定、富贵的生活。他们多视曹操为知己,想依赖他干一番事业。

故而他们的诗与曹氏父子有许多共同之处。因建安七子曾同居魏都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西)中,又号“邺中七子”。

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建安七子与“三曹”往往被视作汉末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

建安七子是汉末建安(献帝年号)时期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和刘桢七人的合称。

这七人大体上代表了建安时期除曹氏父子(即曹操、曹丕、曹植)外的文学成就,所以“七子”之说,得到后世的普遍承认。他们对于诗、赋、散文的发展,都曾作出过贡献。建安七子与“三曹”往往被视作汉末三国时期文学成就的代表。

建安七子生活在东汉末年。在儒家经学思想占统治地位的两汉时代,人们对文学的认识多是“依经立义”以教化为中心,重在对文学与政治、伦理及现实的关系等外部规律的研究,而相对忽视了对文学的艺术特质及内部创作规律的研究。

建安七子的成就

建安七子以写五言诗为主。五言诗是直到东汉后期才兴盛起来的新诗体,桓、灵之世“古诗”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初步成熟。

而“七子”的优秀五言之作,写得情采飞扬,变化多致,使五言诗在艺术上更臻于精美。如徐干的《室思》就比同一题材的《青青河畔草》或《冉冉孤生竹》写得细腻深厚。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阮瑀《驾出北郭门行》等都作于汉末战乱发生之前,其写作时间不一定比“古诗”晚,它们在五言诗发展史上的重要性就更加值得重视。

标签: 七子 应玚 孔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