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居白居易原文及翻译
译文:游离在京都二十年,贫穷中找不到一处安身之地。我常常羡慕蜗牛,它至少有个可以避难的壳。与其过着像聪明的老鼠一样的生活,我更愿意在世界的尖端立下一根针。不愿成为漂泊无定的木偶,我只想在自己的小屋中安宁生活。虽然简陋,但是我的心已经足够了,我不愿意离开这狭窄而嘈杂的世界。
原文:建中靖国中,坡公自儋北归,卜居阳羡。阳羡士大夫犹畏而不敢与游。独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坡公亦喜其人。时时相与杖策过长桥,访山人为乐。邵为坡买一宅,为缗五百,坡倾囊仅能偿之。卜居入居,既得日矣。夜与邵步月,偶至村落,闻妇人器声极哀。
原文:昔予先君,以布衣学四方,尝过洛阳,爱其山川,慨然有卜居①意,而贫不能遂。予年将五十,与兄子瞻皆仕于朝,裒②橐中之余,将以成就先志,而获罪于时,相继出走。予初守临汝,不数月而南迁,道出颍川,顾犹有后忧,乃留一子居焉,曰:“姑糊口于是。
您应该说的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吧?短:不足;长:有余,比喻人或事物各有其长处和短处。
原文: 建中靖国中,坡公自儋北归,卜居阳羡。 阳羡士大夫犹畏而不敢与游。独士人邵民瞻从学于坡。 坡公亦喜其人。时时相与杖策过长桥,访山人为乐。 邵为坡买一宅,为缗五百,坡倾囊仅能偿之。卜居入居,既得日矣。 夜与邵步月,偶至村落,闻妇人器声极哀。坡徙倚听之,曰:“异哉,何其悲也!
卜居原文: 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珪。未成游碧海,着处觅丹梯。云障宽江左,春耕破瀼西。桃红客若至,定似昔人迷。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什么意思?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的意思是:听说这里住着许多纯朴的人,愿意同他们度过每一个早晚。 出处:魏晋陶渊明《移居二首》。 原文: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其间独咏写怀,联吟记胜,偶有成篇,才堪屈指,盖其诗功之浅,有如是者。
《九歌》 朝代:先秦 作者:屈原 浴兰汤兮沐芳,华采衣兮若英。 我沐浴兰汤满身飘香,穿上彩衣像鲜花一样。
楚辞卜居原文: 卜居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竭知尽忠而蔽障于谗。心烦虑乱,不知所从。乃往见太卜郑詹尹曰:“余有所疑,愿因先生决之。
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卜居二首》出郭虽超俗,尘嚣亦蕃骈。以此感日蹙,拟耕牛山田。溪湖相输灌,扁舟恣洄沿。似兹安乐径,允可置一椽。匪自耽寥寂,与彼坟墓牵。译文:尽管离开城郭可超脱尘嚣,但纷杂喧闹依然繁杂。因此感受到日子的压迫,计划在牛山田地上耕种。
靧栉原文 - 张镃古诗 -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
楚辞全文诵读和解释?
它是一部具有深远影响的诗歌总集。作品利用楚地的方言和声韵,充满地方特色。
卜居原文及翻译如下:浣花流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林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东行万里堪乘兴,须向山阴上小舟。译文如下:在浣花溪水流的上游溪畔,主人选择有树林池塘并且景色幽雅之地为我筹建草堂。
“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詹尹乃释策而谢曰:“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用君之心,行君之意。龟策诚不能知此事。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春秋孔子《论语》 译文: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检讨:为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战国屈原《卜居》全文翻译赏析)
出自战国诗人屈原的《卜居》 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 智有所不明,数有所不逮,神有所不通。 赏析 甘戊出使齐国,渡过一条大河。船夫说:「河水是个小的间隔,你自己都不能渡过去,还能到君主那里去游说吗?」甘戊回答说:「不对,你不了解,事物各有它的长处。
东京梦华录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 仆从先人宣游南北,崇宁癸未到京师,卜居于州西金梁桥西夹道之南。渐次长立,正当攀毅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髻之童,但习鼓舞;班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
千秋雪指冬季。 “窗含西岭千秋雪”这句指的是冬季,而整诗指的则是春季。出自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绝句》,原文如下: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秋水,原指秋天的江湖湖水,与“江湖”同出于《庄子》“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有猛烈,许多之意。这一句含义就比较广了。
“杖藜他日端来去”出自宋代胡寅的《又和湘滨卜居》。“杖藜他日端来去”全诗 《又和湘滨卜居》宋代 胡寅 闻道园池各著名,起予归梦过临蒸。已开尘外寻山眼,更曲堂中饮水肱。有地且须多种秫,好闲何必苦邀僧。杖藜他日端来去,但恐公朝正与能。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的意思 江畔独步寻花其六原文翻译
杜甫卜居成都郊外草堂,是“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诗人感到很满足,“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江村》)。所以,时值春暖花开,更有赏心乐事,杜甫对生活是热爱的。这是他写这组诗的生活和感情基础。
雾里看花古诗,例如:“雾里看花喜未昏,竹园啼鸟爱频言。” 原文如下: 《早到超果寺示成父且约归日携家来游》 宋代 · 赵蕃 雾里看花喜未昏,竹园啼鸟爱频言。
周君、王赧卒,周民遂东亡。秦取九鼎宝器,而迁西周公于 狐。后七岁,秦庄襄王灭东周。东西周皆入于秦,周既不祀。太史公曰: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综其实不然。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至犬戎败幽王,周乃东徙于洛邑。
上元元年(760年)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的处所。
原文:公昔守颖上,乐其风土,因卜居焉。及归而居室未完,处之怡然,不以为意。公之在滁也,自号醉翁,作亭琅琊山,以醉翁名之。晚年又字号六一居士,曰:“吾《集古录》一千卷,藏书一万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吾老于其间,是为六一。
白居易传原文及翻译
白居易传原文及翻译如下:
1、白居易传([ 元 ] 辛文房)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老夫前言戏之耳。”贞元十六年,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时盗杀宰相,京师汹汹。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权贵有嫌其出位,怒。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赋《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贬江州司马。初以勋庸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
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若忘形骸者。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河北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见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尝科头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元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白相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今尚存。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及所撰古今事实,为《六帖》,述作诗格法,欲自除其病,名《白氏金针集》三卷,并行于世。
2、翻译如下: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在他二十岁,还没有声名远扬时,去京城游玩,拜见(当时名流)顾况。顾况是南方吴地人氏,自恃才华,很少有他推荐认可的诗人,于是就取笑白居易说:“长安城什么东西都贵,要想‘居’于此,是非常不容易的。”等到翻阅白居易诗卷,读到“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他就又感慨道:“能写出这样的诗句,想居天下都不难。老夫我之前的话是开玩笑的了。”贞元十六年,考中进士,被授任为校书郎。元和元年,白居易写作乐府及诗歌一百多篇,讽谏时事,流传到了宫中。
皇帝(读后)非常喜欢他,召见他并且授任他翰林学士一职,接着又历任了左拾遗。当时有盗贼刺杀了宰相,京城议论纷纷。白居易第一个上疏皇帝,请求紧急抓捕盗贼。有权贵厌嫌他越职行事,对他十分恼怒。不久就有传言说:“白居易的母亲落井而死,他却写了篇《新井篇》,词句十分浮夸华丽,如此品行不可重用。”白居易就被贬为江州司马。
起初白居易只是认为不应当让宰相武元衡暴尸街头,其实并没有别的想法,(想不到却)触怒了奸党,于是志向受挫。但他能顺其自然,随遇而安,依托佛教的生死之说,如同超脱形体痛苦的人。很长一段时间后,又调任中书舍人,主管制定朝廷的政令。河北发生暴乱,朝廷出兵没有收效,白居易又向朝廷进谏,没有被采纳,于是请求外调,担任了杭州太守。唐文宗即位后,下诏升任白居易为刑部侍郎。会昌初年辞职回家,在家中去世。
白居易多次因为忠诚耿直遭到排斥,于是就纵情喝酒作诗。被重新任用后,(由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所以)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在履道里购宅定居,与香山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每天开挖沟池,栽种树木,建造石楼,开凿八节滩,作为游玩之乐,茶壶锅子酒杯不离身。自己号称醉吟先生,并且还为此作了篇传记。白居易十分喜欢佛教,也常常几个月不吃荤,自称香山居士。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等人宴饮集会。这些人都年纪大却不肯做官,每天互相招待邀请,当时人们很羡慕他们,有人给他们画了一幅《九老图》。白居易的诗以“风、雅、颂、赋、比、兴”六义为主,不推崇艰涩难懂。每写成一篇,必定让他家里的老婆婆先读一读,询问老婆婆直到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
后人评价白居易的诗作就像崤山以东的百姓谈论农桑之事,字字句句都是非常朴实的话。鸡林国的商人把他的诗作卖给他们的国相,每篇都是一百两银子,如果是伪造的,鸡林国相马上就能分辨出来。白居易与元稹关系十分要好,友情可谓如胶似漆,写诗追求的音韵也相同,天下人把他们并称为“元白”。元稹死后,白居易与刘禹锡齐名,并称为“刘白”。
白居易喜欢神仙,曾经自己造了一双飞云鞋,点起香举起脚,好像在腾云驾雾,云雾冉冉降临。刚来九江时,居住在庐阜峰下,建了一座草堂,炼制丹药。这座草堂如今还保存着。撰有《白氏长庆集》七十五集,以及所撰古今事件实情的,写了《六帖》,叙述作诗格式方法,想自己改掉其中的不足,名叫《白氏金针集》的三卷,都在世上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