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结束后发生了什么?
安史之乱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了唐朝的晚期,给唐朝的衰落埋下了隐患。 其次,唐朝的国力和经济得到了恢复和提升,商业和手工业得到了发展。
历史回响:马嵬驿兵变的震撼瞬间 公元756年7月15日,唐朝历史上那个动荡不安的一天,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以西)见证了决定性的转折——马嵬坡之变。这场兵变,如同一道闪电划破了天宝十五年的宁静,其核心人物——宰相杨国忠和杨贵妃,的命运在此刻发生了剧变。
读史以明智,可以成大器,很多历史故事,虽然看起来恰似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而实际上却是有着很多值得人们深入思考的地方的,所谓“食色,性也”。
公元756年,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安禄山大军攻入了长安,当初安稳在庙堂享乐的唐玄宗,连夜带着嫔妃和侍卫仓皇逃出。
马嵬坡位于哪里?
马嵬坡位于陕西省兴平市西约11公里。距西安咸阳机场约39公里,距西安北站约53公里。
马嵬坡兵变,又称马嵬事变,指的是公元756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的事件。那么,唐玄宗的随行将士为什么要逼死杨玉环呢? 唐玄宗的随行将士逼死杨玉环的原因,与杨国忠的死有密切关联。杨国忠作为杨贵妃的族兄,与杨贵妃形成了一股势力。
如果唐玄宗坚持不杀杨玉环,士兵们也不会杀了她。马嵬坡之变公元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安禄山的叛军第二年就突破潼关打到了长安,因此唐玄宗李隆基只好仓皇出逃,准备到蜀中去避一避。随行的人主要是朝中重要大臣,以及皇室的人员,包括后妃、皇子皇孙等等。
马嵬坡之变 发生地点: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一历史背景与影响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安禄山叛乱时,玄宗本想禅让太子李亨。但此次兵变,太子李亨被认为是主谋,使玄宗大受打击。
为什么说马嵬兵变是太子李亨一手策划的?
史书是记载,陈玄礼,带领手下,杀死了杨国忠,其实在陈玄礼行动之前,他把自己的想法向李享报告,太子的态度至少是没反对的,历史记载当中。
综合旧、新两唐书及实录与通鉴等记载,马嵬之变的经过如下:第一阶段:唐天宝十五载六月辛卯(初九),安禄山部众攻陷潼关。——按:唐天宝十五载七月,李亨夺权,即位于灵武,改元至德,因此,天宝十五载又称至德元载。马嵬兵变,实在是李亨(唐肃宗)所发动的。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7月15日,唐玄宗逃至马嵬驿(今陕西兴平市西北二十三里)。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的现实,那就是:【无情最是帝王家】。你以为皇帝可以为所欲为,但是有时候皇帝也是身不由己啊。马嵬坡兵变的主要目的是逼死杨贵妃吗?并不是,杨贵妃只是政治与权力的牺牲品而已。我们来看一下马嵬坡之变都发生了什么,并且看看其中的动机是什么?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这是白居易的长恨歌中的千古名句,长恨歌中唐玄宗和的爱情故事令人感动,我们也知道杨玉环自缢于马嵬坡,而这一切发生于历史上著名的马嵬坡之变,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马嵬坡事件指的是:天宝十四载,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反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兵锋直指长安。次年,唐玄宗带着杨贵妃与杨国忠逃往蜀中,途经马嵬驿时,陈玄礼为首的随驾禁军军士,一致要求处死杨国忠跟杨贵妃,随即哗变,乱刀杀死了杨国忠。
你所不知道的马嵬坡兵变
公元755年11月9日大唐帝国最大之浩劫安史之乱爆发,由于唐王朝毫无准备加上中原地区太平已久,兵士早已忘战。叛军一路势如破竹,直捣京师长安。
第二年长安门户潼关失守,长安再无险可守。一时间大唐王朝风雨飘摇长安城内人心惶惶。而此时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唐玄宗李隆基早已没有了当初登基时提三尺长剑扫荡逆贼匡扶社稷的雄心。他已经被温柔乡耗尽了英雄气,只想保住他的荣华富贵。于是他选择了逃跑,抛弃宗庙与百姓,只带着皇子公主亲信当然还有他宠爱的杨贵妃于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在禁军六军的护卫下仓皇出逃川蜀避难。
7月15日行至马嵬坡。当晚在一间密室内两个皇子打扮的人正在低声密谈。“三哥,还不能下决心吗?父皇经此大乱,虽然精神不振,但身体尚且康健。三哥若是按部就班的等下去何时才能登得大位?”那三哥看了他一眼道:“十六弟休得胡言,父皇身体康健乃是我等做儿子的福气,大唐虽然遭此劫难然底气尚在,我等随父皇暂退蜀中秣兵历马,定可光复两京,剿灭安贼!如此多事之秋我等更应好生辅佐父皇。如此等同造反之言十六弟莫再提及!”“三哥说的哪里话?你我皆是李氏子孙何来造反之说,小弟只不过是让三哥效仿太宗皇帝,尊父皇为太上皇,让父皇安心颐养天年罢了!况且父皇丢弃长安威望大减,身边只有禁军护卫势单力薄。此乃天赐良机啊!若等父皇进了川蜀,我等便再无机会了!”密室中的两人正是玄宗皇帝的第三子太子李亨和第十六子永王李璘。李亨听完李璘的话索性闭上双眼说:“我意已决,十六弟勿复多言。”李璘听罢暗咬银牙仿佛下定决心一般道:“实不相瞒太子哥,小弟已与禁军大统领陈玄礼约定今晚起事!”太子大惊失色,猛地站起身来指着李璘问到:“你…你所欲何为?”李璘坦然答到:“无他,清君侧耳!”太子听罢只急得在屋里来回踱步。良久,他仿佛想到了什么突然道:“十六弟莫要诓我,那陈玄礼久为禁军统领深得父皇信任怎会无缘无故甘冒灭族风险随你造反?”“哈哈…三哥真乃诚实君子,那陈玄礼本就是个投机之人,他最初只是中宗皇帝神武军的果毅都尉,父皇与太平公主诛杀韦后时为太平公主所招揽,后父皇与太平公主反目,他又投靠父皇麾下对太平公主反戈一击,这才被父皇赏识做了禁军统领。如此反复之人最能知晓形势。他若随父皇入川则永远只是一军统领;若是辅佐太子便是从龙之功前程远大,该如何选择他清楚的很。再加上这些年他受我恩惠颇多,我与太子哥一母同胞他自然认为是太子哥想要招揽于他。前日我假传太子哥口谕令他今日起事,他便欣然应允。”太子听到此处便知李璘所言不虚,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继而以手掩面悲泣道:“十六弟啊,母妃早逝,这些年我一直疼你,信你。你何以陷为兄于如此不忠不孝之地啊?我已为大唐太子还能做何妄想?”“三哥莫要糊涂啊!难道二哥以前不是太子吗?五哥与八哥难道不也是父皇的皇子吗?当初只因为那武贵妃一句馋言父皇问都不问就下旨将他们全都杀了!父皇的心里只有那巍巍皇权和她宠爱的贵妃,何曾有过父子亲情?昨日的二哥焉知不是他日的三哥?父皇子嗣众多,你我一母同胞注定荣辱与共!正因如此,我才舍身忘死,感冒天下之大不韪,只为三哥早日登基,你我兄弟再也不用过这提心吊胆的日子!这些话李璘也是动了真情,说完竟伏地而泣。这番言论仿佛也戳到了太子的痛处。他脸色变了几变,走过来扶起李璘说:“十六弟你才是真正的诚实君子啊!你之心意我已尽知,就按你说的办吧。为兄发誓,事成之后你我共享富贵。”李璘起身道:“谢过太子哥,哦,不对,是谢过陛下。”兄弟二人相视而笑,随后两人又详细将起兵的细节详细推演一番。
一切完备后两人推门走出屋外,却见两队身穿明光铠甲,手持陌刀的军士整齐的立于门外。没有任何声响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虽然没有动作但一身杀气却扑面而来。这显然是久经沙场的悍卒远非禁军可比。李璘不禁的打个寒颤,他分明记得入屋之前曾仔细观察四周,确定没有任何人。难道…他下意识地拔出宝剑,太子却笑呵呵的拦住了他“十六弟莫慌,此乃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的勤王义军,郭子仪已率朔方大军据此五十里外扎营,相比于反复无常的陈玄礼,郭子仪为本宫一手提拔要可靠得多。今夜我将亲往郭子仪的大营犒赏三军,此乃太子印信,这里的一切就拜托十六弟了。事成之后你带陈玄礼到郭子仪的大营见我,就说我的赏赐绝对让他满意。李璘茫然的接过印信问道:“这朔方军没有父皇的调令,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里?”太子神秘一笑拍了拍李璘的肩膀道:“佛曰,说不得,说不得。”言罢,在众人的簇拥下,上马扬长而去。李璘呆呆地看着手中的印信自嘲道:“原来这个平时胆小怕事的三哥,才是隐藏最深的人,刚才在屋里的那翻忠臣孝子的言论绝对是对自己的试探,毕竟自己联合禁军统领的做法是每个上位者都不能容忍的,不过从目前的情形来看自己应该是通过了他的考验。如今他置身事外把这里的一切交给自己,若是成功,太子可顺势登基为帝。若是失败,太子则以勤王之名出兵平叛掌握局势,无论如何他都立于不败之地,高明啊,三哥!
当晚陈玄礼故意克扣禁军粮草禁军饥肠辘辘士兵多有怨言。陈玄礼趁机煽动说:“粮草是由宰相杨国忠分发,我等背井离乡保护皇上他竟如此虐待我等实乃奸贼也!且天下崩离,安贼作乱,陛下出逃长安,全是由他杨国忠一人而起,今不杀之何以平四海怨愤?何以谢天下苍生?士卒本来就有怨恨,于是蜂拥而起于马嵬驿西门诛杀杨国忠,杨国忠的妹妹杨贵妃深得皇上宠幸,众人担心杨贵妃会事后报复,于是发兵包围了驿站,要求玄宗皇帝处死杨贵妃。玄宗皇帝毫无防备但又不舍得处死贵妃,场面一度陷入僵持。
陈玄礼大声说道:“陛下,众怒难犯,形式危急,陛下安危尚在片刻之间,又岂能再庇佑他人?还望陛下速作决断!”玄宗恼怒不已,但又无可奈何,这弦外之音他又岂能听不明白。万般无奈只得令高力士缢死杨贵妃,六军方才作罢。
翌日,得到太子许诺的陈玄礼满心欢喜的与永王李璘一起前往朔方军营拜见太子,李亨亲自出门迎接并拉着陈玄礼的手说:“卿等一举是诛杀奸佞真乃国之柱石也!”陈玄礼忙笑着客气的道:“全靠殿下运筹帷幄,臣不敢居功!”李亨突然变色道:“将军何出此言?本宫昨晚一直在朔方军营哪也没去,怎么可能运筹帷幄呢?陈玄礼一脸茫然,正待问话一旁的内侍官突然向前道:“禁军统领陈玄礼接旨…”陈玄礼虽然满腹狐疑却也连忙跪倒在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逆贼杨国忠把持朝政,祸乱天下,并献其妹妖女杨玉环祸乱朕心,朕一时失察致使逆贼作乱,百姓遭难,铸成大错。幸得禁军统领陈玄礼拨乱反正诛杀奸佞还我大唐朗朗乾坤。有忠臣如此,朕心甚慰。现加封陈玄礼为龙武大将军,封蔡国公,食邑300户。仍旧统领禁军。即日护送朕前往川蜀,整顿兵马重塑朝纲。钦此!”陈玄礼听前半段的时候还得意洋洋,待听后半段不禁瞠目结舌,急忙伏地叩首,“微臣对太子殿下忠心耿耿,此生只愿为太子殿下鞍前马后,还请太子收回成命啊,”太子连忙向前,扶起陈玄礼道:“将军此言差矣,此乃父皇圣旨,吾等怎敢更改?”李亨拿过圣旨给陈玄礼看,上面果然盖着皇帝行玺而非太子金印。“本宫出发之时父皇曾多次对本宫说只有陈将军守护,他才睡得安稳。本宫又怎敢夺父皇之爱呢?本宫虽为太子,但也是父皇的臣子,圣旨既下我等只能遵从否则就成谋逆了,你们说是吧?”一旁的朔方军守卫不失时宜的用兵器敲击地面大声道:“万岁,万岁,万万岁…”陈玄礼顿时吓得汗流浃背只得应下。“禁军已经出发西进了,陈将军若是没有其他的事,还是赶快回去保护父皇的好。哦,对了,将军的副将前日上书说欲上前线为国杀敌,本宫同意了!已令他率领一半的禁军前往灵武。事发突然没来得及告知将军。还请将军勿怪。”“臣不敢,臣…臣告退。”
待到陈玄礼走远李璘忍不住问道:“三哥何故如此?”“这般两面三刀之人,本宫焉能留在身边?他和他所率领的禁军逼得父皇杀死自己的爱妃,他们心里明白父皇绝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也不敢再相信父皇。由他去守护父皇定会严防死守,防止父皇重新掌权,如此任凭父皇手段再高也休想再翻出花样。”此时的李璘突然有了一种明悟,他仿佛一个跳梁小丑一般被人蒙在鼓里,还在得意洋洋的上蹿下跳。“如此说来一切都在三哥的掌握之中,昨日你之所以把太子印信交给我是因为你早就得到了皇帝玺绶,想必那副将也早就投靠了你用来监视陈玄礼的一举一动。那么我与陈玄礼的谋划你肯定也早就知道,可笑我还一直为你摇旗呐喊奔走造势,真是可笑,可笑呀…”“十六弟你莫怪我,我朝与他国不同,太宗皇帝于玄武门杀兄诛弟,方才得到江山;武周皇帝也是废子改命才成一代女皇;中宗皇帝神龙政变杀尽武氏才重塑大唐正朔;我们的父皇也是靠着兵变才推祖父上位。大唐的每一位皇帝都是踩着父兄,亲人的鲜血才登上这至尊之位。你也说了父皇半点不念骨肉之情,我若不早做防备焉能活到今日啊?我并不想学太宗皇帝但也绝不做建成隐太子任人宰割。好了,你莫要多想,我们这就前往灵武吧,开创一个全新的大唐盛世。
夕阳西下,落日熔金。一支禁卫军正护卫着皇辇向西缓缓进发。在不远处的一座山岗上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在一位将军的陪同下正极力向远处眺望“壮丽啊,壮丽!只可惜如此壮丽河山竟毁在朕的手上,朕实在对不起列祖列宗啊!”“陛下只是一时失察,错信了安禄山,以陛下睿智英明只需登高一呼号令天下勤王大军,定可剿灭安贼,还天下太平!”“玄礼啊,你现在也会说这些好听话来糊弄朕了,朕连自己的儿子都管不了,还怎么号令那些骄兵悍将?算了,还是说说你今日见太子的事儿吧,可还顺利吗?”这二人正是大唐玄宗皇帝与禁军统领陈玄礼,陈玄礼向前答道:“果然不出陛下所料,太子殿下拒绝了我与他一同北上的请求,以保护陛下之名,将我发送西川,实为监视陛下!”“哈哈…三郎这孩子有心机,有权谋,只是这肚量少了些帝王该有的大气。玄礼啊,正如永王所说你随朕入川,今生就只能是一军统领了,你可后悔吗?陈玄礼听完急忙向前一步双膝跪地道:“陛下何出此言?臣在当年陛下仍是临淄王的时候,就是陛下家臣。承蒙陛下看重才改头换面进了神武军为都尉。后随陛下与太平公主诛杀韦后,而后又奉陛下密令假意投靠太平公主于关键之时反戈一击。此次臣也是奉陛下之命与永王接洽。臣此生都只是陛下一子绝杀之暗棋,外人常以为臣是那两面三刀的小人然臣对陛下之忠心天地可鉴啊!”玄宗连忙向前将陈玄礼扶起“玄礼,何必如此?你我相知四十载我又岂会不信你?”陈玄礼站起来犹豫了一下说:“臣心中有一个疑惑,不知当问不当问?”“你是想问朕为何放过太子是吧?”“陛下慧眼如炬一眼就看穿了臣的心思。”“唉!若是再往前十年哪怕五年朕定取那逆子性命,可如今朕七十有一了朕已经老了,身边人心已乱。今日他们会策反你陈玄礼焉知明日不会有张玄礼王玄礼,朕可以保证你的忠心可是别人呢?再说朕虽一时失察错信了安禄山与那杨国忠致使天下大乱百姓受苦。唉~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是百年身啊!但不管怎么说,人确实是朕用的,朕以此狼狈方式退下帝位也算是对天下万民有个交代吧!他们才会重新凝聚民力,效忠新皇,保我大唐。”说到此处玄宗的脸上突然露出一丝狡黠的微笑,“反贼势大,若天命果真已不在大唐朕也绝不愿做那亡国之君!三郎想要折腾就随他去吧!川蜀天险,易守难攻,粮草充足,朕只要与贵妃在川蜀逍遥度日即可。太子平叛成功,这天下仍然是我李氏江山。太子失败,我则在成都割地为王,也可为我李家延续血脉…对了,贵妃现至何处了?”“回禀陛下,那日我们将早已准备好与贵妃形似的婢女缢死骗过太子的耳目后,臣已命心腹之人带着贵妃乔装打扮前往成都。想必此时贵妃娘娘已在成都行宫等候陛下。”“好,很好!传令三军,就说道路不宁,不必宿营,加速行军,星夜向成都进发。”说完率先向山岗下走去,刚走两步玄宗又回头对陈玄礼道:“我已暗令高力士将皇帝印绶兵符偷给太子。你这就将这御辇,仪仗等物也都送给太子。以三郎之聪明定能明白朕是想让他来当皇帝以无意与他争权。他放下心来也定会投桃报李再不会为难我等。另外你把这令牌着心腹之人秘密交给郭子仪。就说他的忠心朕已知晓,朕代大唐记下了!太子无罪,一切行为朕已应准。让他务必尽快推举太子登基,好生辅佐新皇。”陈玄礼听罢心里咯噔一下,一个踉跄差点摔倒,失声道:“这么说来,郭子仪也是我们的人?”“朕十余岁就辅助伯父中宗皇帝发动神龙政变还我李氏江山,后又扳倒伯父助父皇上位,最后斗倒太平公主。朕经历的腥风血雨多了,三郎那些手段还不够看。走吧,我们抓紧赶路吧!”陈玄礼心中怅然“想来皇权斗争向来如此吧,还好自己始终没有站错队,否则真是死都不知道被谁所杀”。然后连忙跟上玄宗的步伐。
公元757年七月李亨在朔方军和禁卫军的拥立下于灵武登基,改元至德。史称唐肃宗,遥尊玄宗皇帝为太上皇。其实正史记载的马嵬坡之变中有很多疑点,比如,如果没有人在背后组织那么多禁军怎么可能突然发动?然后目标一致的只诛杀杨国忠围攻马嵬驿?如果没有人撑腰陈玄礼怎敢逼着玄宗杀死贵妃这对他又有什么好处?这一切的一切有一双无形的幕后黑手控制着局势的发展,而这幕后之人无疑是马巍坡兵变最大的受益人~太子李亨。而看似是这次事件主人公的杨贵妃也只是这场政治斗争中可怜的牺牲品罢了。由此个人杜撰构思了这篇小说。
马嵬坡兵变也标志着那个气势恢宏万邦来朝的大唐盛世正式落下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