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上亭壁四首(其三) 寇准
书河上亭壁 寇 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栏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注释】①这是四首(春、夏、秋、冬)组诗中的第三首。诗前有序,说明此诗是作者被贬谪时写的。②河,黄河。③凭,靠。危,高。④萧萧,风声。
危:高。 萧萧:风声。 危槛:高高的栏杆。书河上亭壁四首(其三)翻译: 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黄河恢宏阔大;太阳快要下山,看不到对岸,使人觉得河似乎更阔了,烟波似乎更渺茫了,一半沐着柔和斜阳的秋山,却给人以安闲、亲切,也让人陶醉。
瑟瑟秋风像陨冰掉落、散发着逐渐消逝的寒冰掉落世界。秋风又是一位调色大师,她来到田野,将红色送给了高粱,高粱高兴地向她挥挥手。
寇准·书河上亭①壁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栏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注释】①河上亭:黄河岸上的亭子。赏析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冬,契丹南下犯宋,朝野震惊。在外敌兵临城下之际,寇准力主御驾亲征,以振士气。最终迫使辽国放弃进攻,转而议和。
《书河上亭壁》的翻译:河岸宽阔,水面只有几条船在航行,眼前烟波渺茫。我独自倚靠着高高的栏杆,愁绪像河水一样源源不断。远处是片稀疏的树林,在秋风的吹拂下,发出萧瑟的声音,林后是耸立的高山,一半沐浴着西斜的阳光。全诗写于诗人被贬谪之时,描述了萧瑟凄凉的秋景,流露出暗暗的愁绪。
有关黄河诗词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鹳雀楼位于山西永济市蒲州城外的黄河岸边,这是诗人登楼所见自然美景,描绘了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气势磅礴、意境深远。书河上亭壁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这首诗是描绘秋景的绝句,它被镌刻在黄河边的一座亭子壁上,自然而然地带有一种淡淡的愁绪。
《书河上亭壁》正体现了这种融远的情思。全诗没有表达强烈的感情,伴随景物的,惟有淡远的情思和理性的感悟,而那一份高洁不俗的诗心也在这景物描写中自然表露出来。这种诗风的形成跟诗人的经历、个性有关。寇准是一位刚毅的政治家,即使在诗中,他也不放任自己无限制地流露感情。
“萧萧远树疏林外”出自宋代寇准的《书河上亭壁》。“萧萧远树疏林外”全诗《书河上亭壁》宋代 寇准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作者简介(寇准)莱国忠愍公寇准(961-1023),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
出自宋代寇准的《书河上亭壁》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译文宽阔的黄河,只有不多几条船在航行,眼前是波浪滚滚,一派渺茫。我独自登上河边的亭子,斜靠着栏杆,愁绪像河水,源源不断。
寇准<书河上亭壁(其三)>的完整赏析
《书河上亭壁》: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栏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是这首诗最棒的一句,富有意境,它一下就让人联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来。这一半沐着柔和斜阳的秋山,虽然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艳丽,却给人以安闲、亲切,也让人陶醉。
《书河上亭壁》宋代:寇准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译文:宽阔的黄河,只有不多几条船在航行,眼前是波浪滚滚,一派渺茫。我独自登上河边的亭子,斜靠着栏杆,愁绪像河水,源源不断。
从而产生某种感情的抒情方式。见景生情,通常前句写景,后句生情。古诗词中有许多传统审美习惯就是触景生情的典范,如望月思乡、伤春悲秋、折柳送别、闻雁思归、见流水而思年华等。如寇准的《书河上亭壁四首(其三)》:“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求寇准《书河上亭壁》的赏析
《书河上亭壁》这首诗中所描绘的看似一幅诗情画意的晚霞飞鸟图,但却在其间包孕了淡淡凄凉,鸟独飞,烟生寒,内心流露的是对人生的感伤,对人世的悲愁。而那些浪迹天涯,千里奔波的游子们,骑着疲惫的老马,穿行于西风古道,面对夕阳晚霞,也不由遥想起家中的小桥流水来。
河上亭壁,意味着时光流逝,岁月变迁。这样的一座亭子,它在河畔静静地矗立,见证着历史的变迁与时间的飞逝。曾经的春风得意,花开两岸,如今却已变成了秋色满园,落叶纷飞。尽管岁月催人老,但亭壁却永恒地屹立在这里,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河上亭壁,是儒者品格的写照。
(王维):黄河岸边送别离,太守赴任情依依。山水田园皆入画,送君千里终须别。17,《黄河泛舟》(罗元琦):黄河滚滚浪滔滔,泛舟河上心逍遥。青山绿水皆入画,诗酒人生乐无涯。18,《书河上亭壁》(寇准):黄河滚滚浪滔滔,书河亭壁志气高。人生百态皆如梦,唯有壮志在胸中。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宿骆氏亭寄》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浣溪沙》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苏幕遮》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赠刘景文》 萧萧远树流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书河上亭壁》 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孤山寺端上》 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
书河上亭壁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第一句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黄河上的景象,一是“阔”,王湾的“潮平两岸阔”,被诗人浓缩为“岸阔”,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黄河恢宏阔大;二是“渺茫”,因为河阔,一眼望不到边,加上太阳快要下山,自然是“烟波微茫信难求”,看不到对岸;三是“樯稀”,河上没有几条船,虽然看不见“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却使人觉得河似乎更阔了,烟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烟波又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问题,独自靠在亭边的栏杆上,诗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许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天”,也许想到“欲渡黄河冰塞川”,也许想到“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性格刚毅的诗人此时也许荡上了一丝忧愁,但面对着“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岂能“恨到归时方始休”呢?
第四句是这首诗最棒的一句,富有意境,它一下就让人联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来。这一半沐着柔和斜阳的秋山,虽然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艳丽,却给人以安闲、亲切,也让人陶醉。至于那一半见不到阳光的秋山,诗人却不愿意提起,而心中那一份怅惘,在这壮丽的黄河落日图前又算得了什么?到此嘎然而止,还有多少余味,就让读者自己去品尝。
寇准 书河上亭壁 岸阔樯稀波渺茫,独凭危槛思何长。 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
【译文及注释】 1、这是四首(春、夏、秋、冬)组诗中的第三首。诗前有序,说明此诗是作者被贬谪时写的。 2、河,黄河。 3、凭,靠。危,高。 4、萧萧,风声。 5、危槛:高高的栏杆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绝句,题写在黄河边一座亭子的壁上。既然以秋天的景色为主,自然而然也就染上些愁色。 第一句从三个方面来描写黄河上的景象,一是阔,王湾的潮平两岸阔,被诗人浓缩为岸阔,江水浩渺,放眼望去,黄河恢宏阔大;二是渺茫,因为河阔,一眼望不到边,加上太阳快要下山,自然是烟波微茫信难求,看不到对岸;三是樯稀,河上没有几条船,虽然看不见百舸争流的热闹场面,却使人觉得河似乎更阔了,烟波似乎更渺茫了,河上的烟波又能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呢? 第二句的思字就回答了前面提出的问题,独自靠在亭边的栏杆上,诗人究竟在想些什么?也许想到了耐可乘流直到天,也许想到欲渡黄河冰塞川,也许想到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性格刚毅的诗人此时也许荡上了一丝忧愁,但面对着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黄河,岂能恨到归时方始休呢? 第四句是这首诗最棒的一句,富有意境,它一下就让人联想起白居易《暮江吟》中的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来。这一半沐着柔和斜阳的秋山,虽然没有霜叶红于二月花的艳丽,却给人以安闲、亲切,也让人陶醉。至于那一半见不到阳光的秋山,诗人却不愿意提起,而心中那一份怅惘,在这壮丽的黄河落日图前又算得了什么?到此嘎然而止,还有多少余味,就让读者自己去品尝。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_书湖阴先生壁古诗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_书湖阴先生壁古诗
《书湖阴先生壁》
作者: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1、书:书写,题。 2、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3、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4、无苔:没有青苔。 5、成畦(q):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6、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7、将:携带。绿:指水色。 8、排闼(t):开门。闼:小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羣臣。羣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张守节正义:闼,宫中小门。 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李靖]乃雄服乘马,排闼而去。 清侯方域《宁南侯传》:[左良玉]走匿牀下。世威排闼呼曰:左将军,富贵至矣!速命酒饮我! 徐迟《祁连山下》:风景排闼而入。 9、送青来:送来绿色。
译文:
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满畦,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把绿色的田地环绕。 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赏析:
这首诗是题写在湖阴先生家屋壁上的。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护田与排闼两个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人,但写山水就是写人,景与人处处照应,句句关合,融化无痕。诗人用典十分精妙,读者不知典故内容,并不妨碍对诗歌大意的理解;而诗歌的深意妙趣,则需要明白典故的出处才能更深刻地体会。讲了湖阴先生的无私教师育人的品质,赞颂了他的善施教化。
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静即净。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在这里,平淡无奇的形象由于恰当的用字却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这样,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这清幽环境令人陶醉,所以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时,他的思致才会那样悠远、飘逸,才会孕育出下面一联的警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护字,绕字显得那么有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诗人以神来之笔,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
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这样两点: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着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动人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仿佛刚从远方匆匆来到,兴奋而热烈。所有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这种种描写,又都和充分的拟人化结合起来那情调、那笔致,完全像在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顾不得敲门就闯进庭院送上礼物。二者融合无间,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二、这两句诗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联里,已可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诗以《书湖阴先生壁》为题,处处关合,处处照应,由此也可见出诗人思致的绵密。
此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在修辞技巧上,三四两句也堪作范例。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且有趣。
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措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这就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本来水是环绕着绿色的农作物,但诗人没说具体的植物,而是用植物的色彩来代替,说将绿绕,环绕着绿意;青色,也是虚的,是没法送的,诗人却说山要送青来,这就化实为虚,诗意盎然。事实是湖阴先生的房屋与山距离很近,主人开了门,就会看见青苍的山峰。可如果写成开门见青山,那就全无诗味了,诗人换了个说法,从对面落笔,让山做了主语,化静为动,顿成佳句,这真是巧思妙想,令人拍案叫绝。
别解:
首句的长扫,一直解释为:经常打扫,长通常,茅檐是代指庭院,静同净。于是,首句就解释成了:由于经常打扫,庭院干净得一点儿青苔都没有了。
如果不问,这样的解释也可以说得通,因为这样的解说已经通行了好几百年。但是,若要是深究,若要联系生活,就会发觉,这样的解释并不合乎事理。
说茅檐是借代庭院,就已经很勉强。如果视扫为打扫,那么,被借代的应该也是可以打扫的;借代的也应该是被打扫的一部分。庭院是可以打扫的,可茅檐是不可以打扫的。请问一下,经常登梯子扫房檐,谁扫过请举手!若是瓦檐,若是水泥房檐,有了雅兴,打扫也无妨,但是,秋风尚能卷走屋上三重茅,茅草的檐是扫不得的,扫一回,那苫房的茅草就下来一些,扫它几回屋子就漏了。以不可扫的茅檐代庭院是不妥的。
即使是允许茅檐代庭院,那庭院中被扫的也不应该是苔。苔是长在潮湿的地方的,是紧附于其他物体上的,用扫帚是扫不去的。刘禹锡的陋室苔痕上阶绿,并不能说明陋室卫生没搞好。卫生检查团从来不以苔的有无打分。以扫苔来说明院子干净,也是不妥的。其实,有些青苔的庭院,倒是文人追求的雅、静,也算是一种情趣。
有这么多的不合事理,我们有理由重新看一下茅檐长扫静无苔。
扫的常用义是清除,是用扫帚除去尘垢,解释茅檐为代指庭院,长为常,全是为了适应一个打扫,在其他场合并不容易找到例子。我们应该看到,扫还有一个意义,就是描、画。张祜诗《集灵台》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娥眉朝至尊。这个扫就是描画。司空图《灯花》之二明朝斗草多应喜,剪得灯花自扫眉。这扫也是描画。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里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这扫也是描画。
解释茅檐的人多是没有住过茅屋的,才弄出这些借代、通假,看得出,是为了迎合打扫的无奈与被迫。
如果,我们跳出扫的常用义,选用描画解释茅檐长扫静无苔,就可以解释成:无苔的房檐,像大笔一样长长的一画。苫房用的草,多是梢朝下,以利水流;反之就戗水了,水就可能顺草进入里面。多年不换的房草,朽烂含水,也就长出苔了。有苔的房子也就快不行了。新苫的房,檐上自然是无苔的了。新苫的房草,梢比较长,也比较软,若是让文人看了,就恰是毛笔。
这样的解释,一是少了许多麻烦,长还是原来的长茅檐仍是原来茅檐。二是更有诗味了,无苔的房檐,像笔一样长长的一画,这多有诗意,这多有文气,这才是读书人的眼力。其实,茅檐长扫静无苔说的是,房子是新苫过的;花木成畦手字栽说的是,主人勤于劳作。房子是新苫的,花木是亲手栽的,就是说主人对生活充满热情。
整个诗写的是清新、娴静的生活。将一个扫字重新解释,让它成为描画,成为富有动感与美感的比喻,较之扫院子,诗的张力就大多了。
春晚书山家屋壁 贯休 春晚书山家屋壁 柴门寂寂黍饭馨,山家烟火春雨晴。 庭花蒙蒙水泠泠,小儿啼索树上莺。 【赏析】 头两句写柴门内外静悄悄的,缕缕炊烟,冉冉上升;一阵阵黄米饭的香味,扑鼻而来;一场春雨过后,不违农时的农夫自然要抢墒春耕,所以柴门也就显得寂寂了。由此亦可见,春雨下得及时,天晴得及时,农夫抢墒也及时,不言喜雨,而喜雨之情自见。 后两句写庭院中,水气迷蒙,宛若给庭花披上了轻纱,看不分明;山野间,泠泠的流水,是那么清脆悦耳;躲进巢避雨的鸟儿,又飞上枝头,吱吱喳喳,快活地唱起歌来;一个小孩走出柴门啼哭着要捕捉鸟儿玩耍。这一切正都是写春雨晴后的景色和喜雨之情。且不说蒙蒙的景色与泠泠的水声,单说树上莺。树上莺尚且如此欢腾聒噪,逗得小儿啼索不休,更可想见大田里农夫抢耕的情景了。 晚春是山家大忙的季节,然而诗人却只字不言农忙而着墨于写宁静,由宁静中见农忙。晚春又是多雨的季节,春雨过后喜悦的心情是农民普遍的心情,诗人妙在不写人,不写情,单写景,由景及人,由景及情。这样写,既紧扣了晚春的特色,又称得上短而精。方东树谓小诗精深,短章酝藉,方是好诗。这诗在艺术上的一个特色,就是它写得短而精,浅而深,景中有情,景外有人,于澹中藏美丽(薛雪《一瓢诗话》),于静处露生机。 贯休的诗在语言上善用叠字,如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陈情献蜀皇帝》),人因之称他为得得来和尚。又如,茫茫复茫茫,茎茎是愁筋(《茫茫曲》),马蹄蹋蹋,木落萧萧(《轻薄篇》),等等。这诗也具有这一艺术特色。在四句诗中,叠字凡三见:寂寂,写出春雨晴后山家春耕大忙,家家无闲人的特点:蒙蒙,状雨后庭花宛若披上轻纱、看不分明的情态:泠泠,描摹春水流动的声韵。这些叠字的运用,不仅在造境、绘形、模声、传情上各尽其宜,而且声韵悠扬,具有民歌的音乐美。在晚唐绮丽纤弱的诗风中,这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
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意 书湖阴先生壁的诗意
《书湖阴先生壁》
作者:王安石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注释:
1、书:书写,题诗。 2、湖阴先生:本名杨德逢,隐居之士,是王安石晚年居住金陵时的邻居。也是作者元丰年间(10781086)闲居江宁(今江苏南京)时的一位邻里好友。本题共两首,这里选录第一首。 3、茅檐:茅屋檐下,这里指庭院。 4、无苔:没有青苔。 5、成畦(q):成垄成行。畦:经过修整的一块块田地 6、护田:这里指护卫、环绕着园田。据《汉书西域传序》记载,汉代西域置屯田,派使者校尉加以领护。 7、将:携带。绿:指水色。 8、排闼(t):开门。闼:小门。《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高祖尝病甚,恶见人,卧禁中,诏户者无得入羣臣。羣臣绛灌等莫敢入。十馀日,哙乃排闼直入,大臣随之。张守节正义:闼,宫中小门。前蜀杜光庭《虬髯客传》:[李靖]乃雄服乘马,排闼而去。清侯方域《宁南侯传》:[左良玉]走匿牀下。世威排闼呼曰:左将军,富贵至矣!速命酒饮我!徐迟《祁连山下》:风景排闼而入。 9、送青来:送来绿色。
诗意:
茅草房庭院因经常打扫, 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满畦, 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 把绿色的田地环绕。 两座青山像推开的两扇门送来一片翠绿。
赏析:
首二句赞美杨家庭院的清幽。茅檐代指庭院。静即净。怎样写净呢?诗人摒绝一切平泛的描绘,而仅用无苔二字,举重若轻,真可谓别具只眼。何以见得。江南地湿,又时值初夏多雨季节,这对青苔的生长比之其他时令都更为有利。况且,青苔性喜阴暗,总是生长在僻静之处,较之其他杂草更难于扫除。而今庭院之内,连青苔也没有,不正表明无处不净、无时不净吗?在这里,平淡无奇的形象由于恰当的用字却具有了异常丰富的表现力。花木是庭院内最引人注目的景物。因为品种繁多,所以要分畦栽种。这样,成畦二字就并非仅仅交代花圃的整齐,也有力地暗示出花木的丰美,既整齐又不单调。
这清幽环境令人陶醉,所以当诗人的目光从院内花木移向院外的山水时,他的思致才会那样悠远、飘逸,才会孕育出下面一联的警句,门前的景物是一条河流,一片农田,两座青山,在诗人眼里,山水对这位志趣高洁的主人也有情谊。诗人用拟人手法,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弯弯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用双手护着孩子一样。护字,绕字显得那么有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整洁,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院落增色添彩:推门而入,奉献上一片青翠。诗人以神来之笔,留下千古传诵的名句。
一水两山被转化为富于生命感情的亲切的形象,而为千古传诵。但后二句所以广泛传诵,主要还在于这样两点:一、拟人和描写浑然一体,交融无间。一水护田加以绕字,正见得那小溪曲折生姿,环绕着绿油油的农田,这不恰像一位母亲双手护着小孩的情景吗?着一护字,绕的神情明确显示。至于送青之前冠以排闼二字,更是神来之笔。它既写出了山色不只是深翠欲滴,也不只是可掬,而竟似扑向庭院而来!这种描写给予读者的美感极为新鲜、生动。它还表明山的距离不远,就在杨家庭院的门前,所以似乎伸手可及。尤其动人的,是写出了山势若奔,仿佛刚从远方匆匆来到,兴奋而热烈。所有这些都把握住了景物的特征,而这种种描写,又都和充分的拟人化结合起来那情调、那笔致,完全像在表现有朋自远方来的情景:情急心切,竟顾不得敲门就闯进庭院送上礼物。二者融合无间,相映生色,既奇崛又自然,既经锤炼又无斧凿之痕,清新隽永,韵味深长。二、这两句诗也与杨德逢的形象吻合。在前联里,已可看到一个人品高洁、富于生活情趣的湖阴先生。所居仅为茅檐,他不仅扫,而且长扫(即常扫),以至于静无苔;花木成畦,非赖他人,而是亲手自栽。可见他清静脱俗,朴实勤劳。这样一位高士,徜徉于山水之间,当然比别人更能欣赏到它们的美,更感到一水两山的亲近;诗人想象山水有情,和湖阴先生早已缔结了深厚的交谊。诗以《书湖阴先生壁》为题,处处关合,处处照应,由此也可见出诗人思致的绵密。
此诗对于一水两山的拟人化,既以自然景物的特征为基础,又与具体的生活内容相吻合,所以气足神完,浑化无迹,成为古今传诵的名句。
在修辞技巧上,三四两句也堪作范例。诗人运用了对偶、拟人、借代的修辞手法,把山水描写得有情且有趣。
山水本是无情之物,可诗人说水护田,山送青,水对田有一种护措之情,山对人有一种友爱之情,这就使本来没有生命的山水具有了人的情思,显得柔婉可爱,生动活泼。本来水是环绕着绿色的农作物,但诗人没说具体的植物,而是用植物的色彩来代替,说将绿绕,环绕着绿意;青色,也是虚的,是没法送的,诗人却说山要送青来,这就化实为虚,诗意盎然。事实是湖阴先生的房屋与山距离很近,主人开了门,就会看见青苍的山峰。可如果写成开门见青山,那就全无诗味了,诗人换了个说法,从对面落笔,让山做了主语,化静为动,顿成佳句,这真是巧思妙想,令人拍案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