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祠的历史价值和意义是什么
建筑意义 从建筑角度讲,太史祠虽然建筑规模不大,形式气派却和司马迁的人格、文章、事业一样,超拔于群。它是依据山岭的天然地形,不受中国建筑传统对称布局限制,经过精心擘划,建筑成高峻挺拔、气势雄伟的太史祠,和周围环境非常协调。
司马迁祠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南十公里芝川镇东南的山岗上,东西长555米,南北宽229米,面积4.5万平方米。
司马迁墓与祠,位于韩城市城南十公里的芝川镇南门外,黄河西岸的梁山东麓,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司马迁祠墓,坐落于城区以南十公里的芝川黄河古渡口的高岗之上。这座历史遗迹,凭借《史记》的成就,成为了史圣司马迁的纪念地,历经千年的风雨洗礼,愈发显现出其雄伟的气势。
在汉太史司马迁祠的北侧,峭壁如削,高约百米,展现出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站在这里,你可以俯瞰黄河如带,从祠前蜿蜒流过,芝水则在左畔轻轻荡漾。西边是梁山岗峦,山势峻峭,南面则是深邃的千仞壑谷,山水交融,构成了一幅人杰地灵的壮美景象,仿佛在诉说着司马迁高尚人格与辉煌事业的传奇。
司马迁祠我们俗称司马庙,是为纪念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而建的祠墓。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司马迁祠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登其巅,可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可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
司马迁祠墓历史
司马迁祠墓,创建于公元310年,占地面积超过十万余平方米,历经多次重修扩建,形成了十八座主体建筑,包括寝宫、献殿、祠门、山门、牌坊等。该祠墓依山傍水,位置独特,西依梁山,东临黄河,景色壮观,气势万千,是陕西省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之一。
游览顺序 祠墓:祭祀大道、祭祀广场、司马古道、十二本纪园、司马迁铜像、高山仰止、河山之阳、司马迁墓、碑林 展馆:①史记碑苑展馆 ②史圣济世经展馆 ③龙门谒司马展馆 ④史记博览中心 ⑤十二本纪园景观 ⑥千秋太史公展馆 ⑦铁笔写春秋展馆 ⑧巨著惠万代展馆 ⑨守望家园展馆。
司马迁祠景区是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的一处著名景点,是纪念中国古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祠庙。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编纂了一部完整历史的史学家,他所编纂的《史记》在中国史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司马迁祠景区占地广阔,依山而建,整个景区分为前、中、后三部分。
司马迁祠墓建造时间可以追溯到西晋永嘉四年(公元 310 年)。司马迁祠墓,位于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是为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而修建的。司马迁祠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祠墓建筑群包括山门、碑廊、牌坊、献殿、寝殿、墓冢等,随山势而建,整体占地面积达 50 余亩。
司马迁祠,我们常称其为司马庙,这是为了纪念我国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而设立的祠墓。它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南面10公里处的芝川镇韩奕坡的悬崖之上。祠墓的建造始于西晋永嘉四年。1982年2月,该祠墓被国务院指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祠墓的建筑沿着坡度,借势而建,从坡底到顶端,层层递进。
司马迁祠的人文历史
司马迁祠墓始建于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距今已有近1700年。“夏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慕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柏。”又据县志载:“水经注:子长墓有庙,庙前有碑。晋永嘉四年汉阳太守殷济,瞻仰遗文,大其功德,遂建石室立碑树柏。太史公曰:迁生龙门,是其坟虚所在矣。”到北宋靖康四年重建寝宫。以后,千余年来屡经修缮,增建。司马迁的祖先,司马迁在自序中说:“昌(高祖)生无泽(曾祖),无泽为汉市长。无泽生喜(祖),喜为五大夫,卒皆葬高门。”今嵬东镇有高门村,高门村南距祠墓约四华里有司马迁先茔。大规模扩建太史祠,是清康熙七年(公元1669年)。这次扩建由县令翟世琪与芝川乡老扬四可等二十人共同商议,在司马坡上架了一座天桥,用车把南塬上的土拉到司马祠前。没有几天,就填起堂基长9.6丈,宽5.6丈,把明堂填得又高又宽。为求巩固又将堂基及右岸用灰砖三层,从外严加封裹。基下左侧沟涧,自东绕而前,也填沟数丈为神路,并用砖石砌成九十九层台阶,拾级而上,高入云表。从建筑角度讲,太史祠虽然建筑规模不大,形式气派却和司马迁的人格、文章、事业一样,超拔于群。它是依据山岭的天然地形,不受中国建筑传统对称布局限制,经过精心擘划,建筑成高峻挺拔、气势雄伟的太史祠,和周围环境非常协调。据古建筑专家鉴定,这座宋代建筑对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发展和演变以及地区建筑上的相互影响,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太史祠墓不仅是我国文化史上的宝贵遗产,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建筑史的一个有代表性的实物史料。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对太史祠极为重视,加强保护。1956年8月6日,省人民政府公布司马迁祠墓为陕西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57年拨款进行了重修。1982年国务院公布司马迁祠为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韩城市于1973年6月成立了“司马庙文管所”。1978年以来先后将韩城市境内的彰耀寺、三圣庙、禹王庙、河渎碑、兴善寺山门搬迁至祠内。形成古建筑群。1986年11月至1989年3月,国家又投资230万元对祠台和北坡进行了加固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