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诗
《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以下是一些借景抒情的古诗: -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借景抒情是指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自己的心情寄寓在此景此物中。
借景抒情的古诗:《长相思山一程》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译文:翻山越岭是一路,登舟涉水又是一路,我马不停蹄地向着山海关进发。天色渐黑,夜里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这首诗采用倒叙的写法,先写拂晓时景物,然后追忆昨夜的景色及夜半钟声,全诗有声有色,有情有景,情景交融。【篇四】李商隐——《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借景抒情的古诗参考如下: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天净沙·秋思 【作者】马致远 【朝代】元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借景抒情诗
李峤《中秋月二首其二》 5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5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秦观《八六子倚危亭》 5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佚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5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雨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借景抒情的诗句: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春风也会意离别的痛苦,不催这柳条儿发青。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吕岩《牧童》牧童回来吃饱了饭,已是黄昏之后了,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雨色风吹去,南行拂楚王。高丘怀宋玉,访古一沾裳。 —— 唐·李白《宿巫山下》 上述只是我提供的一个简略列表,符合的诗词可能还有很多。
登楼(借景抒情言志)登楼作者: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1,万方多难此登临2!锦江春色来天地3,玉垒浮云变古今4。北极朝廷终不改5,西山寇盗莫相侵6!可怜后主还祠庙7,日暮聊为《梁甫吟》8。1.客心:客居者之心。2.二句因果倒置。登临而想到万方多难,因此而伤心。3.锦江:岷江的支流,流经成都。
山居秋暝【作者】王维【朝代】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借景抒情的古诗
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译文 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秋夜曲》【唐】王维 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子夜秋歌》【唐】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
山居秋暝 【作者】王维 【朝代】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借景抒情是中国古典诗词最为传统的写景手法,通过景物的形象来表达了诗人的感情和心情。
经典的借景抒情的诗句大全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杜甫《绝句(其一)》) 诗人工笔细描的飞燕衔泥、鸳鸯静睡之景,流露了对初春时节生机勃发、欣欣向荣自然美景的喜爱情怀,反映了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心情。 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
蛾儿雪柳黄金缕。--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 3.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以下是一些运用了借景抒情和虚实结合手法的诗句: 1. 《夜雨寄北》中,诗人在描绘景色的同时寓言情感。
天涯一望断人肠. 17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
借景抒情的古诗及赏析
您好。
让我想起了《山行》唐代:杜牧
原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生处 一作:深处)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枫叶秋霜染过,艳比二月春花。
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的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有主有从,有的处于画面的中心,有的则处于陪衬地位。简单来说,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首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由下而上,写一条石头小路蜿蜒曲折地伸向充满秋意的山峦。“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由于坡度不大,故可乘车游山。
次句“白云深处有人家”,描写诗人山行时所看到的远处风光。一个“深”字,形象地表现了白云升腾、缭绕和飘浮种种动态,也说明山很高。“有人家”三字会使人联想到炊烟袅袅,鸡鸣犬吠,从而感到深山充满生气,没有一点儿死寂的恐怖。“有人家”三字还照应了上句中的“石径”,因为这“石径”便是山里居民的通道。
对这些景物,诗人只是在作客观的描述。虽然用了一个“寒”字,也只是为了逗出下文的“晚”字和“霜”字,并不表现诗人的感情倾向。它毕竟还只是在为后面的描写蓄势—勾勒枫林所在的环境。
“停车坐爱枫林晚”便不同了,倾向性已经很鲜明,很强烈了。那山路、白云、人家都没有使诗人动心,这枫林晚景却使得他惊喜之情难以抑制。为了要停下来领略这山林风光,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它蕴含多层意思:(1)点明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2)因为傍晚才有夕照,绚丽的晚霞和红艳的枫叶互相辉映,枫林才格外美丽。(3)诗人流连忘返,到了傍晚,还舍不得登车离去,足见他对红叶喜爱之极。(4)因为停车甚久,观察入微,才能悟出第四句“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样富有理趣的警句。
第四句是全诗的中心,是诗人浓墨重彩、凝聚笔力写出来的。不仅前两句疏淡的景致成了这艳丽秋色的衬托,即使“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看似抒情叙事,实际上也起着写景衬托的作用:那停车而望、陶然而醉的诗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这种景象,才更显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笔重写之后,戛然便止,又显得情韵悠扬,余味无穷。
这是一首秋色的赞歌。诗人没有像古代一般文人那样,在秋季到来的时候,哀伤叹息。他歌颂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体现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种英爽俊拔之气拂诸笔端,表现了诗人的才气,也表现了诗人的见地。
希望能够帮到您,谢谢,望采纳。